半月板损伤处理需急性期尽量减少患肢活动并依群体(儿童防过度跑动跳跃、老人避长时间站立行走等)进行,急性期72小时内冷敷72小时后热敷,可采用超短波理疗,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儿童慎选、老人关注不良反应),疼痛缓解后逐步开展康复训练(儿童需专业人员指导、老人注重安全)。
一、休息制动
急性期应尽量减少患肢活动,避免负重行走、深蹲等加重半月板损伤的动作,为半月板修复创造相对稳定的环境。对于儿童群体,需特别关注其日常活动,防止因过度跑动、跳跃等导致损伤加重;老年人则要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或上下楼梯等,减轻膝关节负担。
二、物理治疗
1.冷敷与热敷:急性期(通常指损伤后72小时内)可进行冷敷,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通过降低局部温度减轻肿胀、疼痛;72小时后可改为热敷,每次15~20分钟,每天2~3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利于损伤组织修复。老年人进行冷敷或热敷时需注意温度适宜,避免冻伤或烫伤皮肤;儿童皮肤娇嫩,冷敷时间宜更短,热敷温度也需严格把控。
2.理疗:可采用超短波理疗等方式,利用物理因子作用于膝关节局部,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退及组织修复。
三、药物辅助
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等)缓解疼痛,但儿童群体一般不建议首选非甾体抗炎药,需在医生评估后谨慎选择,老年人使用时也需关注药物可能带来的胃肠道等不良反应风险。
四、康复训练
在疼痛缓解后逐步开展膝关节屈伸等康复训练,以恢复关节活动度及股四头肌等周围肌肉力量。儿童的康复训练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依据其年龄、损伤恢复情况循序渐进增加训练强度;老年人开展康复训练时要注重安全性,避免因动作幅度过大或强度过高导致再次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