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长骨刺以非药物干预为主,包括急性期适当休息调整姿势、通过热敷等物理治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与炎症、开展针对性康复锻炼,症状明显时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辅助,老年人康复锻炼要注意强度、物理治疗关注皮肤耐受及谨慎用药,孕妇需谨慎选治疗方式、避免高频辐射理疗且锻炼遵医嘱。
一、非药物干预为主
1.休息与姿势调整:急性期应适当休息,避免久坐、久站及弯腰负重等不良姿势,对于长期伏案工作者需定时改变体位,中老年人日常活动中也要注意维持正确站姿与坐姿,以减轻腰椎压力。
2.物理治疗:可通过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超短波、红外线等理疗方式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不同年龄人群均可根据自身耐受情况选择合适的理疗频率与时长。
3.康复锻炼:适合不同年龄段人群开展针对性锻炼,如中老年人可进行游泳(能借助水的浮力减轻腰椎负荷且锻炼全身肌肉)、小飞燕动作(俯卧位,头、上肢和下肢后伸,腹部着床,形似飞燕)等,以增强腰部肌肉力量,稳定腰椎,改善腰椎长骨刺带来的不适,但锻炼需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
二、药物辅助(若需)
当疼痛等症状明显时,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缓解症状,但需遵循循证医学原则选择药物,不过不涉及具体服用指导。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康复锻炼时要注意强度,避免因肌肉力量不足或关节退变等因素导致锻炼过度损伤腰椎,同时物理治疗时要关注皮肤耐受情况,防止烫伤等;在选择药物时需考虑肝肾功能减退等因素,谨慎用药。
2.孕妇:腰椎长骨刺时需谨慎选择治疗方式,物理治疗要避免使用可能影响胎儿的高频辐射类理疗,康复锻炼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简单、温和的动作,以不加重腰部负担且保障自身与胎儿安全为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