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能否治愈分情况,部分病理类型较轻、早期规范干预的患者可达临床缓解但非完全治愈,受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影响,部分病理类型重、未规范治疗或反应不佳者病情可能进展难完全治愈需长期监测防治。
慢性肾炎是一组以蛋白尿、血尿、高血压和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的肾小球疾病,其能否“治愈”需分情况看待:
一、部分患者可达到临床缓解但非完全治愈
1.临床缓解情况:部分病理类型较轻(如轻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能早期发现并规范干预的慢性肾炎患者,通过规范控制血压(如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类药物)、严格控制蛋白尿(使24小时尿蛋白定量<1g)、避免感染、劳累、肾毒性药物等加重肾损伤的因素,可使病情长期稳定,达到临床缓解状态,此时患者尿蛋白减少、血压控制平稳、肾功能稳定,但肾脏病理损伤可能仍存在,并非完全根治。
2.影响因素:年龄方面,儿童慢性肾炎相对成人可能有不同转归,部分儿童患者经规范治疗后病情缓解可能性相对较高;性别上,女性患者需尤其注意妊娠等特殊时期对病情的影响,妊娠可能加重肾脏负担,需在医生评估下谨慎对待;生活方式上,低盐低脂优质蛋白饮食、避免过度劳累、适度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病情控制;病史方面,起病时尿蛋白水平、血压控制情况、基础病理类型等均是影响病情转归的关键因素,如起病时尿蛋白水平较高、基础病理类型差的患者,病情进展风险相对更高。
二、部分患者病情可能进展
对于病理类型较重(如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重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未规范治疗或对治疗反应不佳的慢性肾炎患者,病情可能逐渐进展,最终发展为慢性肾衰竭。此类患者难以达到完全“治愈”状态,需长期进行肾功能监测、并发症防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