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一般治疗需保证充足休息病情活动期避免剧烈运动,饮食低盐低蛋白优质蛋白按肾功能调整,药物治疗有降压用ACEI或ARB、加用减少尿蛋白药,病理重的用免疫抑制剂把握适应证,特殊人群中儿童重生长发育选药监测饮食营养,妊娠期平衡母子选药监测产检,老年防药物相互作用监测调整肝肾功能电解质。
一、一般治疗:慢性肾炎患者需保证充足休息,病情活动期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减轻肾脏负担。饮食上遵循低盐、低蛋白原则,每日钠盐摄入控制在3g以内,防止水肿及高血压加重;优质蛋白(如蛋类、奶类、瘦肉等)摄入量需根据肾功能情况调整,一般肾小球滤过率正常者每日每千克体重0.8-1.0g,肾功能不全时适当减少。
二、药物治疗:1.降压药物:常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此类药物可降低肾小球内压、减少尿蛋白,延缓肾功能恶化,如依那普利等(仅示例药物名称)。2.减少尿蛋白药物:除上述降压药物外,部分患者可能需遵医嘱加用其他减少尿蛋白药物,需依据病情由医生评估选择。3.免疫抑制治疗:对于病理类型较重、有进展风险的慢性肾炎,可能需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等,但必须严格把握适应证与禁忌证,密切监测药物不良反应。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1.儿童患者:慢性肾炎儿童要重视生长发育,药物选用需谨慎,优先选择对生长影响小的方案,密切监测肾功能、血压及生长指标,饮食保证足够热量与营养以支撑生长。2.妊娠期女性:慢性肾炎合并妊娠时,治疗需平衡母亲肾功能保护与胎儿发育,降压药物选择避免对胎儿有不良影响的,密切监测母婴状况,定期产检。3.老年患者:老年慢性肾炎常伴多种基础病,用药需留意药物相互作用,选择对肾功能影响小的药物,密切监测肝肾功能、电解质,调整治疗方案时更需审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