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小球肾炎多有前驱感染后1-3周发病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实验室见尿常规异常补体C3初期下降8周内恢复ASO升高,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卧床休息低盐饮食等有感染灶用抗生素对症处理水肿用利尿剂高血压用降压药并发症需处理,儿童需保证休息精准液体管理选影响小方案,老年兼顾基础病谨慎用药监测,妊娠期权衡母儿安全选影响小方案监测。
一、诊断
急性肾小球肾炎多有前驱感染史,通常于链球菌等感染后1~3周发病。临床表现主要为血尿(可呈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蛋白尿、水肿(多累及眼睑及下肢)、高血压。实验室检查可见尿常规异常,出现红细胞、蛋白尿及管型尿;血清补体C3在发病初期下降,8周内多恢复正常;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可升高,提示近期有链球菌感染。
二、治疗
1.一般治疗:急性期需卧床休息,直至水肿消退、血压恢复正常、肉眼血尿消失。饮食上给予低盐饮食,肾功能正常时蛋白质摄入无需严格限制,肾功能减退时需限制蛋白质摄入。
2.感染灶治疗:若有明确感染灶,选用青霉素等抗生素控制感染。
3.对症处理:
水肿:可使用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减轻水肿。
高血压:选用降压药物(如硝苯地平)控制血压。
4.并发症处理:出现严重循环充血、高血压脑病、急性肾衰竭等并发症时,需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三、特殊人群考虑
儿童患者:需保证充足休息,避免过度活动加重病情,液体管理需精准,防止水肿加重,治疗时充分考虑儿童生理特点,优先选择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小的治疗方案。
老年患者:常合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治疗时需兼顾基础疾病,用药谨慎,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密切监测肾功能及基础疾病控制情况。
妊娠期女性:患急性肾小球肾炎时,治疗需权衡母儿安全,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治疗方案,密切监测母婴各项指标,确保母婴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