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劳损急性期需严格休息避免久坐久站及弯腰搬重物等,急性期过后可热敷、选红外线照射中频电疗等理疗,疼痛缓解后逐步开展核心肌群锻炼,可短期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但特殊人群需谨慎,要保持正确坐姿站姿选软硬适中贴合脊柱生理曲度的床垫,老年人恢复要循序渐进并关注基础疾病,孕妇腰肌劳损避免用药靠休息等恢复,有腰椎间盘突出病史者锻炼强度需小心把控。
一、休息与制动
腰肌劳损急性期需严格休息,尽量避免久坐、久站及弯腰搬重物等动作,建议卧床休息1-2周,使腰部肌肉充分放松,减轻肌肉痉挛与炎症,让受损组织得以初步修复。
二、物理治疗
1.热敷:急性期过后可进行热敷,用温热毛巾或热水袋敷于腰部,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利用温热效应促进腰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
2.理疗方式:可选择红外线照射、中频电疗等理疗手段,通过物理因子作用改善腰部肌肉代谢与血液循环,加速恢复进程。
三、康复锻炼
疼痛缓解后逐步开展核心肌群锻炼,如仰卧位屈膝挺腹,每次保持5-10秒,重复10-15次;平板支撑也是有效锻炼方式,每次保持30-60秒,每天进行3-4组,但要保证动作规范,避免腰部代偿。
四、药物辅助
可短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等)缓解疼痛,但特殊人群需谨慎,孕妇、胃溃疡患者等使用时要权衡利弊,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
五、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正确坐姿站姿,避免长时间弯腰,选择软硬适中、能贴合脊柱生理曲度的床垫,以维持腰部正常生理曲度,利于腰肌劳损恢复。对于特殊人群,老年人恢复时要循序渐进锻炼,避免剧烈运动,关注是否存在骨质疏松等基础疾病;孕妇出现腰肌劳损,避免使用药物,可通过适当休息、专业人员指导下的局部轻柔按摩及正确姿势调整恢复;有腰椎间盘突出病史者发生腰肌劳损,康复锻炼强度要小心把控,防止加重腰椎间盘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