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盂肾炎分急性与慢性,急性由细菌经尿道上行或血行等感染致肾盂肾实质急性炎症,有高热寒战等全身症状及尿路刺激等表现,慢性常由急性迁延而成,症状隐匿可进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发病与年龄(儿童易患、女性发病率高)、病史(有尿路结石梗阻等基础病易增险)、生活方式(不注意卫生、长期憋尿易加几率)相关。
一、定义及分类
肾盂肾炎是上尿路感染性疾病,分为急性肾盂肾炎与慢性肾盂肾炎。急性肾盂肾炎是病原体侵袭肾盂及肾实质引发的急性炎症,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等,感染途径多为经尿道上行感染,女性因尿道短宽且近肛门,发病风险相对较高,也可通过血行感染等途径致病;慢性肾盂肾炎常由急性肾盂肾炎治疗不彻底、反复发作迁延而成,病理表现为肾盂和肾盏纤维化、变形,肾脏出现瘢痕,部分肾单位萎缩或消失。
二、急性肾盂肾炎临床特征
全身症状:患者常突发高热、寒战,体温可高达39℃以上,还伴有乏力、头痛等全身不适表现。
泌尿系统症状:出现单侧或双侧腰痛,同时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尿液检查可见白细胞、红细胞、细菌等异常成分。
三、慢性肾盂肾炎临床特征
患者症状相对隐匿,可有间歇性的尿频、尿急、腰酸、乏力等表现,病情迁延不愈可逐渐进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病理上可见肾盂和肾盏结构改变及肾单位受损情况。
四、相关影响因素
年龄: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儿童因尿路解剖生理特点(如输尿管较长且弯曲、膀胱容量小等)易患;女性由于生理结构因素,发病率高于男性。
病史:有泌尿系统结石、尿路梗阻(如前列腺增生)等基础病史者,因梗阻影响尿液引流,利于细菌滋生繁殖,发病风险增加。
生活方式:不注意个人卫生、长期憋尿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肾盂肾炎发生几率,因为不注意卫生易致细菌侵入尿道,长期憋尿会使尿液在尿路停留时间延长,利于细菌繁殖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