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尿常规、血生化检查及必要时肾活检诊断肾病,不同年龄儿童表现有差异,婴幼儿症状不典型需细致观察;治疗包括急性期卧床休息、饮食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及控制钠盐水分,药物用糖皮质激素等;日常要定期复查监测病情、预防感染、保证充足睡眠等;特殊人群需关注儿童生长发育、女性生理变化、与家长沟通及儿童心理关怀。
一、诊断评估
通过尿常规检测尿蛋白、红细胞等指标,结合血生化检查评估肾功能(如血清肌酐、尿素氮等),必要时行肾活检明确病理类型。不同年龄儿童肾病表现有差异,婴幼儿肾病症状常不典型,需细致观察其水肿、尿量变化等情况,精准判断病情严重程度与病理特征。
二、治疗方案
1.一般治疗:急性期需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饮食方面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瘦肉、鸡蛋等),同时根据水肿程度控制钠盐及水分摄入,水肿明显时严格限制水的摄取。
2.药物治疗:常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依据肾病类型与病情制定规范疗程,部分难治性肾病可能联合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用药时充分考量儿童年龄对药物代谢的影响,避免使用不适合低龄儿童的药物。
三、日常护理
1.病情监测:定期复查尿常规、肾功能、血压等,密切观察水肿消退情况、蛋白尿变化等,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预防感染:儿童免疫力较弱,肾病患儿更易感染,需保持居住环境清洁,避免接触感染源,根据天气增减衣物,降低感染风险。
3.生活管理:保证充足睡眠,适度开展适合的轻体力活动(如散步等),避免过度劳累,教导儿童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换衣。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肾病治疗中需关注药物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定期监测身高、体重等生长指标;女性儿童需留意月经等生理变化对病情的潜在影响;注重与家长沟通病情及治疗方案,获取家长配合,同时给予儿童心理关怀,缓解其焦虑情绪,营造利于康复的心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