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枕是睡眠或睡醒后出现颈部疼痛、活动受限的常见颈部问题,由颈部姿势不当致肌肉痉挛扭伤等引起,有常见表现,与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有关,处理有非药物干预等,特殊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
落枕的常见表现
颈部疼痛:多为单侧颈部疼痛,疼痛程度不一,可表现为刺痛、酸痛等,疼痛可向肩部、背部放射。
活动受限:颈部的前屈、后伸、旋转等动作会受到明显限制,例如难以自如地转头、低头或仰头。
落枕的发生与年龄、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关系
年龄方面: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落枕,但青壮年相对更常见,这与青壮年颈部活动度较大,且生活中颈部姿势变化较多有关,不过儿童和老年人也可能因睡姿等问题出现落枕,儿童可能因睡眠中姿势变换不规律,老年人则可能因颈部肌肉力量相对减弱、颈椎生理曲度改变等因素增加落枕风险。
生活方式方面:长期伏案工作、经常低头看手机等人群,颈部肌肉本就处于相对紧张状态,若睡眠时颈部姿势稍有不当,就容易引发落枕。例如长期低头族,颈部肌肉长期处于前屈状态,睡眠时颈部肌肉放松,若枕头不合适,更易导致肌肉失衡而出现落枕。
病史方面:有颈椎疾病史的人群,如颈椎病患者,其颈椎结构和稳定性已存在一定问题,相比无颈椎病史者更易发生落枕,且落枕后症状可能更严重,恢复也相对较慢。
落枕的处理与注意事项
非药物干预:早期可通过局部热敷来缓解肌肉痉挛,促进血液循环,一般热敷温度控制在40-50℃,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还可以进行适度的颈部轻柔活动,如缓慢地转动颈部,但要注意动作轻柔、幅度适中,避免过度活动加重疼痛和损伤。
特殊人群提示:儿童发生落枕时,家长要格外注意操作轻柔,避免因不当处理给儿童颈部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老年人落枕后,由于其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恢复能力可能较差,在进行热敷和颈部活动时更要谨慎,热敷温度不宜过高,颈部活动幅度要更小,若落枕后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排除其他严重颈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