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脂肪瘤是罕见肝脏良性间叶组织源性肿瘤由成熟脂肪细胞构成组织学细胞分化成熟无侵袭转移CT平扫呈低密度增强无明显强化MRIT1T2高信号脂肪抑制信号被抑制各年龄段可发多见于成人儿童需排罕见综合征无明显性别差异有肥胖高脂血症病史者风险略高诊断靠病理检查无症状小肿瘤定期随访大或有症状需评估干预。
一、定义与组织学性质
肝脂肪瘤是一种罕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其组织学上主要由成熟的脂肪细胞构成,属于间叶组织源性肿瘤,性质为良性,肿瘤细胞分化成熟,无侵袭性生长及转移潜能。
二、影像学特征
1.CT表现:平扫时呈低密度影,密度均匀,CT值通常在-70~-120HU之间,符合脂肪组织的密度特征;增强扫描时肿瘤无明显强化,与周围肝组织分界清晰。
2.MRI表现:在T1加权像和T2加权像上均表现为高信号,脂肪抑制序列上信号被抑制,这是由于脂肪组织在该序列上的信号特性所致,可据此明确病变的脂肪成分。
三、不同人群特点及相关考虑
年龄因素: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但临床中多见于成年人,儿童罕见。对于儿童患者,需通过详细检查排除其他罕见综合征相关可能,因儿童肝脏肿瘤需警惕恶性可能,而肝脂肪瘤良性概率高,但仍需精准鉴别。
性别因素:目前无明确证据表明肝脂肪瘤的发生存在明显性别差异,男女发病概率相近。
病史与代谢因素:有肥胖、高脂血症等代谢异常病史的人群,发生肝脂肪瘤的风险可能略有升高,因这类人群体内脂肪代谢紊乱可能导致肝脏局部脂肪异常聚集,但这并非绝对致病因素,只是相关风险提示,需结合个体具体代谢指标综合评估。
四、诊断与监测要点
通过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初步提示肝脂肪瘤可能,最终确诊需依靠病理检查,即通过肝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分析,镜下可见成熟脂肪细胞弥漫或局限性增生。对于无症状且肿瘤较小(通常直径<5cm)的患者,建议定期进行影像学随访(如每6~12个月复查超声或增强CT/MRI),监测肿瘤大小、形态变化;若肿瘤较大或出现压迫症状、短期内迅速增大等情况,则需进一步评估手术等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