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皮炎好发于皮脂腺丰富区域呈红斑油腻鳞屑状,与真菌定植感染、皮脂分泌等相关,不同人群有特点;鼻炎包括过敏性鼻炎是接触过敏原致Ⅰ型变态反应,儿童成人有差异,感染性鼻炎分病毒感染冬季高发有相应症状和细菌感染多继发病毒感染有不同表现。
一、脂溢性皮炎
1.发病部位与表现:好发于头皮、面部(如眉间、鼻唇沟等)、胸背等皮脂腺丰富区域,表现为红斑基础上的油腻性鳞屑,头皮部位可伴有瘙痒、脱屑,严重时可出现渗出、结痂等。
2.病因机制:与马拉色菌等真菌定植与感染、皮脂分泌过多、遗传因素、免疫炎症反应等相关,例如马拉色菌可分解皮脂中的甘油三酯产生游离脂肪酸,刺激皮肤引起炎症反应;遗传易感性个体对皮脂分泌异常等因素更易出现发病。
3.不同人群特点:在儿童中,婴儿脂溢性皮炎多发生于出生后1-3个月,头皮可见油腻性黄痂;成人脂溢性皮炎则与生活作息、饮食等相关,长期熬夜、高糖高脂饮食等可能诱发或加重病情;女性在经期前后等激素水平变化时也可能影响病情。
二、鼻炎
1.过敏性鼻炎:
发病机制:是机体接触过敏原后由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常见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皮屑等,接触过敏原后,鼻黏膜中的肥大细胞等释放组胺等炎性介质,导致鼻痒、阵发性喷嚏、大量清水样涕、鼻塞等症状。
人群差异:儿童过敏性鼻炎可能与免疫系统发育未完善及接触环境中过敏原机会多有关,常影响睡眠、学习等;成人过敏性鼻炎与职业接触过敏原、自身免疫状态等相关,例如长期在花粉多的环境工作的人群易发病。
2.感染性鼻炎:
病毒感染性鼻炎:多由鼻病毒、流感病毒等引起,冬季高发,初期表现为鼻内干燥、灼热感,继而出现鼻塞、流清水涕等,可伴有全身症状如低热、乏力等;儿童因免疫系统尚不完善,感染后症状可能相对更明显,恢复时间可能受自身免疫力等影响。
细菌感染性鼻炎:常由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引起,多继发于病毒感染后,表现为鼻塞加重、脓涕增多,可伴有头痛、发热等,成人与儿童均可发病,但儿童用药需更谨慎,应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等合适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