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肾炎是过敏性紫癜累及肾脏致蛋白尿持续,发病机制为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系膜区及基底膜沉积激活补体引发炎症使滤过膜通透性增加致蛋白质漏出,评估指标有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及肾功能指标,治疗包括避免劳累预防感染等基础治疗和依病情选药如糖皮质激素等,儿童用要关注生长发育等,成年需管理血压等,长期持续蛋白尿可致病情迁延进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需早期规范治疗及长期随访。
一、紫癜肾炎蛋白尿持续的定义与发病机制
紫癜肾炎是过敏性紫癜累及肾脏的临床病症,蛋白尿持续指尿液中蛋白质排泄量超出正常范围且长时间未缓解。其发病机制主要是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系膜区及基底膜沉积,激活补体系统,引发炎症反应,致使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蛋白质漏出至尿液中。
二、蛋白尿持续的评估指标
1.尿蛋白定量: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是评估蛋白尿程度的关键指标,若持续>0.15g提示存在蛋白尿,定量数值越高通常意味着肾小球损伤越重。2.肾功能指标:血清肌酐、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等可反映肾脏功能状态,蛋白尿持续可能伴随肾功能逐渐减退。
三、治疗干预要点
1.基础治疗:避免劳累、预防感染,感染是诱发或加重紫癜肾炎蛋白尿的常见因素,需提醒患者注意防护。2.药物治疗:依据病情选择合适药物,例如对于中度以上蛋白尿的患者,糖皮质激素可能是常用治疗药物,但需遵循循证医学中该药物的适用情况,儿童患者使用时更需谨慎评估风险收益比。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使用药物时需特别关注药物对生长发育的潜在影响,定期监测身高、肾功能等指标,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密切观察尿蛋白变化及病情进展。2.成年患者:成年患者需注重血压管理,高血压会加重蛋白尿对肾脏的损伤,应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同时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等,定期复诊监测尿蛋白、肾功能等指标。
五、蛋白尿持续对预后的影响
长期持续蛋白尿提示紫癜肾炎病情可能迁延,若不有效控制,可能逐渐进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影响患者长期预后,因此需强调早期规范治疗及长期随访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