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板损伤处理包括急性期尽量减少患肢活动必要时固定不同年龄人群有相应注意点,急性期72小时内冷敷72小时后热敷并可采用超声波低频电刺激等理疗,短期用非甾体抗炎药需注意禁忌及基础病患者情况,在专业指导下进行膝关节周围肌肉针对性康复锻炼且不同年龄强度循序渐进。
一、休息与制动
急性期应尽量减少患肢活动,避免负重行走,必要时使用膝关节支具或石膏固定,以限制膝关节活动,减轻半月板的进一步损伤。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及青少年需避免过度活动以保护生长发育中的膝关节结构,中老年患者则需根据自身耐受情况合理控制活动量,避免加重关节退变。
二、物理治疗
1.冷敷与热敷:急性期(通常指损伤后72小时内)可每日进行3~4次冷敷,每次15~20分钟,利用低温减轻局部肿胀和疼痛;损伤72小时后可改为热敷,每日2~3次,每次15~20分钟,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帮助组织修复。不同年龄患者的冷敷热敷温度及时间需适度调整,儿童皮肤娇嫩,温度不宜过低,时间不宜过长。
2.理疗手段:可采用超声波、低频电刺激等理疗方式,超声波能促进局部炎症消退,低频电刺激有助于增强肌肉收缩功能,促进半月板周围组织修复,治疗参数需根据患者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进行个性化调整。
三、药物辅助
可短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等)缓解疼痛与炎症,但需注意特殊人群禁忌,如消化道溃疡患者、出血倾向者应谨慎使用,优先以非药物干预为主。对于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药物时需格外权衡利弊,避免加重基础病负担。
四、康复锻炼
在医生或康复治疗师指导下进行膝关节周围肌肉的针对性锻炼,如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平卧抬腿,保持肌肉紧张5~10秒后放松,重复10~15次为一组,每日3~4组)、直腿抬高训练(仰卧位伸直下肢缓慢抬高,保持10秒后放下,重复10~15次为一组,每日3~4组)等,通过增强股四头肌等膝关节稳定肌群力量,帮助维持膝关节稳定性,促进半月板修复。不同年龄患者的康复锻炼强度需循序渐进,儿童患者锻炼应在专业指导下进行低强度、趣味性训练,避免过度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