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常见腰背部疼痛可沿脊柱扩散等,严重时致身高变矮脊柱变形,骨折为严重后果且常见部位多,老年人、长期卧床者、生活方式不健康人群、有家族病史人群需关注自身状况或调整生活方式等注意事项。
一、疼痛
骨质疏松患者常出现腰背部疼痛,此为常见症状之一。疼痛可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相对减轻,而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则会使疼痛加剧,日间疼痛程度较轻,夜间及清晨醒来时疼痛往往更为明显,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等情况也可加重疼痛。例如,多项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约70%-80%的骨质疏松患者以腰背痛为首发症状。
二、身高变矮与脊柱变形
骨质疏松严重时,椎体可能发生压缩变形,进而导致身高缩短。同时,脊柱可能出现驼背等变形情况。胸廓畸形会对心肺功能产生影响,腹部畸形则可能干扰消化功能。研究表明,随着骨质疏松病情进展,部分患者可出现明显的身高下降及脊柱形态改变,这与骨量丢失导致椎体强度下降、易发生压缩有关。
三、骨折
骨折是骨质疏松最为严重的后果。常见的骨折部位包括椎体、髋部、腕部等,患者在轻微外力作用下便可能发生骨折,如咳嗽、打喷嚏、弯腰、负重或日常活动等情况下都有可能引发骨折。而且骨折后恢复时间较长,还易引发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数据显示,骨质疏松患者发生骨折的风险显著高于正常人,尤其是老年人群中,髋部骨折等严重骨折的发生率随骨质疏松程度加重而升高。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人:尤其是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会加速骨量丢失,更易出现骨质疏松相关症状,需密切关注自身骨痛、身高变化等情况,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
长期卧床者:由于活动减少,骨量丢失加快,骨质疏松风险增加,可能更早出现疼痛、骨折等症状,应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进行康复锻炼以维持骨健康。
生活方式不健康人群:如吸烟、酗酒、营养不良者,这些不良生活方式会影响骨代谢,加重骨质疏松,需积极调整生活方式,增加钙及维生素D摄入,戒烟限酒。
有家族骨质疏松病史人群:这类人群骨代谢遗传易感性较高,应更早关注自身骨健康状况,定期检查骨密度,采取预防措施延缓骨量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