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腱炎治疗包含首要充分休息避免引发肌腱炎的重复性动作或剧烈活动并运用支具或绷带制动,急性期冰敷慢性期热敷及冲击波治疗,疼痛可耐受范围内开展肌腱拉伸训练和渐进式力量训练,非甾体抗炎药儿童忌用孕妇需咨询医生、局部外用药物留意皮肤状况,保守治疗无效且肌腱严重撕裂等时行手术治疗。
一、一般治疗:1.充分休息为首要,需避免引发肌腱炎的重复性动作或剧烈活动,不同年龄人群均应严格遵循,儿童要减少过度玩耍致肌腱负荷过大的行为,以此让肌腱有时间修复;2.可运用支具或绷带对受伤部位进行制动,限制其活动范围,助力恢复。
二、物理治疗:1.冰敷,于急性期(通常指受伤后48-72小时内)用冰袋冷敷患处,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通过降低局部温度减少炎症介质释放,减轻肿胀与疼痛,儿童冰敷时需用毛巾包裹冰袋以防冻伤;2.热敷,在慢性期(受伤72小时后)采用温水袋热敷,温度把控在40-50℃,每次15-20分钟,每天数次,促进血液循环,助益炎症吸收,孕妇热敷要留意温度与时间;3.冲击波治疗,由专业医生操作,通过体外冲击波刺激肌腱组织,促进修复与再生,需考量患者年龄、病史等因素。
三、康复锻炼:1.拉伸训练,在疼痛可耐受范围内开展缓慢、轻柔的肌腱拉伸,逐步增大拉伸幅度与时间,例如肩部肌腱炎可进行肩部拉伸动作,不同年龄人群拉伸强度与方式需调整,儿童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2.力量训练,通过渐进式的肌肉力量练习增强肌腱周围肌肉,提升肌腱稳定性,如腿部肌腱炎可进行腿部肌肉力量训练,但要避免过度疲劳致再次损伤。
四、药物治疗:1.非甾体抗炎药,像阿司匹林等可缓解肌腱炎引发的疼痛与炎症,儿童应避免使用,孕妇使用需咨询医生,因其可能对胎儿有影响,需权衡利弊;2.局部外用药物,例如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等,经皮肤吸收发挥抗炎止痛作用,使用时需留意皮肤过敏等状况。
五、手术治疗:1.适用于保守治疗3-6个月无效,且肌腱出现严重撕裂、钙化或狭窄等情形的患者,手术方式包含肌腱修复术、肌腱松解术等,术前需评估患者全身状况、年龄、病史等,如老年患者手术风险相对较高,需充分告知风险与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