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患肾病时生长发育受影响表现为身高体重增长迟缓,未有效控制病情会致肾功能逐步损害,还会使感染风险增高、有血栓形成倾向、出现高血压并发症,大量蛋白尿持续存在会加重泌尿系统损伤,且患病后易出现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需关注给予心理支持疏导。
一、生长发育受影响
儿童患肾病时,蛋白尿会致使大量蛋白质丢失,影响机体营养状况,进而造成营养吸收障碍,表现为身高、体重增长迟缓。例如,肾病综合征患儿因蛋白质从尿液大量流失,若未及时纠正营养摄入,长期可出现生长发育落后于同龄儿童的情况,这与蛋白质缺乏影响机体正常的生长代谢过程密切相关。
二、肾功能逐步损害
肾病若未得到有效控制,病情会逐渐进展,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使机体代谢废物(如尿素、肌酐等)及水分的排出受阻。患儿可出现水肿加重现象,且易发生电解质紊乱,如血钾、血磷异常等。随着病情发展,可能逐步进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严重影响肾脏的正常排泄和内分泌等功能。
三、并发症频发
感染风险增高:肾病患儿免疫功能低下,蛋白质丢失会使抗体合成减少,易发生感染,常见呼吸道感染(如肺炎)、泌尿系统感染等。这是因为机体防御机制因蛋白质缺乏而减弱,无法有效抵御病原体入侵。
血栓形成倾向:肾病状态下机体处于高凝状态,易引发静脉或动脉血栓,其中肾静脉血栓较为常见,患儿可表现为腰痛、血尿加重等症状,这与凝血因子异常及蛋白尿导致的血液高凝相关。
高血压并发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等因素可导致血压升高,长期高血压会进一步损害肾脏及心脑血管,加重病情发展,影响患儿整体健康。
四、泌尿系统持续受创
大量蛋白尿持续存在会加重肾脏损伤,形成恶性循环。严重时可发展为肾病综合征,典型表现为大量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3.5g)、低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30g/L)、明显水肿及高脂血症等,进一步对泌尿系统造成严重且持续的不良影响。
五、心理状态受影响
儿童患病后,因住院治疗周期长、身体不适等因素,易出现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影响其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学习。家长及医护人员需关注患儿心理状态,给予充分的心理支持与疏导,帮助其积极面对疾病,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利于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