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患者饮食需据肾功能调优质蛋白摄入比例,伴水肿或高血压者控钠摄入,有高钾血症风险者调节钾摄入,按尿量调水分摄入,儿童肾病患者需保生长营养优先选优质蛋白,老年肾病患者兼顾基础病及味觉,女性肾病患者特殊时期调整饮食结构。
一、优质蛋白质类食物
肾病患者需根据肾功能调整蛋白质摄入,优质蛋白生物利用率高,可减少含氮代谢废物生成。肾功能轻度受损者,蛋白质摄入量可控制在0.8~1.0g/(kg·d),中重度受损时需适当降低,优质蛋白(如鸡蛋、牛奶、鱼肉等)占比应≥50%。例如,鸡蛋富含必需氨基酸,每日可摄入1~2个;新鲜鱼肉(如鲈鱼、鳕鱼等)易消化,可每周食用2~3次。
二、钠摄入控制相关食物
肾病伴水肿或高血压者需限制钠摄入,每日钠摄入量宜控制在2~3g以下。应避免食用咸菜、腌制品、火腿肠等高钠加工食品,选择新鲜食材烹饪,如以清蒸、白灼等方式处理蔬菜、肉类,减少盐及酱油等含钠调味品的使用,可选用无盐或低钠盐替代普通食盐。
三、钾摄入调节相关食物
若存在高钾血症风险,需限制高钾食物(如香蕉、土豆、菠菜等);肾功能正常且尿量较多时,可适当摄入低钾蔬果,如苹果、草莓、南瓜等。当血钾正常且肾功能稳定时,可根据个体情况选择低钾食物,如每100g芹菜含钾约154mg,相对较低,可适量食用。需注意,具体钾摄入需依据患者血钾水平及肾功能动态调整。
四、水分摄入调整
根据尿量调整水分摄入。尿量正常且无水肿者,水分摄入无需严格限制;若存在水肿或少尿,每日入量约为前一日尿量加500ml左右。例如,每日尿量500ml时,当日水分摄入可控制在1000ml左右,但需结合个体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五、不同人群特殊注意事项
儿童肾病患者:需保证生长发育所需营养,在控制蛋白质总量基础上,优先选择优质蛋白,如牛奶、鸡蛋,同时确保热量充足以满足生长需求,避免因蛋白质限制影响儿童体格发育。
老年肾病患者: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饮食需兼顾药物相互作用,如服用利尿剂时可能需适当调整钠、钾摄入,且需关注味觉减退对饮食选择的影响,可通过增加食物色泽、香味提升食欲。
女性肾病患者:月经、妊娠等特殊时期需调整饮食结构,妊娠合并肾病者需在保证母体营养同时严格控制血压、水肿等,选择易消化、营养均衡的食物,避免加重肾脏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