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能在一定程度上查出肾病,其常见相关指标如蛋白尿提示肾小球或肾小管可能病变,血尿可能源于肾小球疾病等,但尿常规有局限性,有些肾脏疾病早期指标无明显异常,还需结合肾功能等其他检查综合判断,不能仅凭尿常规确诊肾病。
常见相关指标及意义
蛋白尿:正常情况下,尿液中蛋白质含量极少。如果尿常规中发现尿蛋白阳性,提示肾小球或肾小管可能出现病变。例如肾小球肾炎时,肾小球滤过膜受损,蛋白质滤过增加,导致尿蛋白阳性。一般通过尿蛋白定量等进一步检查可明确蛋白尿程度及相关肾脏病变情况。不同年龄段人群蛋白尿的临床意义有所不同,儿童出现蛋白尿需更谨慎排查先天性肾病等情况;老年人出现蛋白尿则要考虑老年常见的肾小球硬化等病变可能。
血尿:尿液中红细胞增多即为血尿。血尿可能源于肾小球疾病,如急性肾小球肾炎等,也可能是泌尿系统其他部位的病变导致,但肾脏疾病引起的血尿多为肾小球源性血尿,其红细胞形态多为畸形红细胞。对于不同性别来说,女性在月经期间留取尿常规可能会干扰血尿结果判断,需避开月经周期留取标本;而男性血尿则更需关注肾脏及泌尿系统其他结构的病变情况。长期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高蛋白饮食、长期熬夜等可能增加肾脏负担,影响尿常规中血尿、蛋白尿等指标,增加肾病发生风险。有基础病史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人群,更容易出现肾脏并发症,尿常规中相关指标异常提示可能已出现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等肾脏病变,需进一步检查评估肾脏功能。
尿常规检查的局限性
尿常规只是初步筛查手段,有些肾脏疾病早期可能尿常规指标无明显异常,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如肾功能检查(包括血肌酐、尿素氮等)、肾脏超声检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等综合判断。例如一些早期的微小病变型肾病,尿常规可能仅轻度异常甚至完全正常,但通过肾功能及肾活检等检查可明确诊断。不同年龄人群肾功能的正常参考值不同,儿童肾功能处于发育阶段,与成人有差异,在判断肾功能相关指标时需考虑年龄因素;老年人肾功能逐渐减退,血肌酐等指标可能不能单纯以成人标准来衡量。对于有肾脏疾病家族史的人群,即使尿常规暂时正常,也需更密切监测肾脏相关指标,因为遗传因素可能使他们在相对年轻时就出现肾脏病变。
总之,尿常规是筛查肾病的重要初步检查,但不能仅凭尿常规就确诊肾病,还需结合多种检查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