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丝鼻窦炎是真菌在鼻窦内定植繁殖致鼻窦炎症的疾病,病因有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如糖尿病等患者)及鼻窦引流不畅,临床表现具局部鼻塞流涕等及全身低热等,诊断靠鼻内镜、鼻窦CT及分泌物真菌涂片培养,治疗以鼻内镜手术清病灶为主并辅抗真菌药,特殊人群中糖尿病患者需控血糖、儿童手术要轻柔、女性需关注激素对免疫影响等。
一、定义
真菌丝鼻窦炎是由真菌在鼻窦内定植、繁殖引发的鼻窦炎症性疾病,真菌以菌丝形式在鼻窦内生长,可导致鼻窦黏膜炎症、组织破坏等病理改变。
二、病因
1.机体免疫功能因素: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艾滋病患者等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机体对真菌的抵御能力减弱,易罹患真菌丝鼻窦炎。例如,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环境利于真菌生长繁殖。
2.鼻窦引流不畅:鼻窦解剖结构异常(如鼻中隔偏曲、鼻息肉等)可导致鼻窦通气引流受阻,为真菌在鼻窦内定植创造条件。
三、临床表现
1.局部症状:常见鼻塞、流涕,流涕可呈黏液性或脓性,部分患者可有涕中带血;还可出现头痛、面部胀痛,疼痛部位与受累鼻窦相关,如上颌窦炎可表现为面颊部胀痛。
2.全身表现:病情较重时可能出现低热等全身症状,免疫功能严重低下者全身症状可能更明显。
四、诊断
1.鼻内镜检查:可见鼻窦黏膜充血、肿胀,鼻窦内有黏性或脓性分泌物,部分可发现真菌团块。
2.鼻窦CT检查:显示鼻窦内高密度影,伴或不伴骨质破坏,如上颌窦炎可见上颌窦内高密度灶,可能伴有窦壁骨质吸收等改变。
3.实验室检查:鼻窦分泌物真菌涂片及培养是确诊关键,若发现真菌菌丝或孢子可明确诊断。
五、治疗
1.手术治疗:主要通过鼻内镜手术清除鼻窦内真菌病灶及坏死组织,恢复鼻窦通气引流。手术需彻底清除病变组织,是治疗真菌丝鼻窦炎的主要手段。
2.辅助治疗:术后根据病情可能辅助抗真菌药物,但需严格依据循证医学选择药物,避免滥用。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糖尿病患者:需积极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环境利于真菌生长,良好的血糖控制是治疗及预防复发的重要基础。
2.儿童患者:手术需充分考虑儿童鼻窦解剖特点,操作应轻柔,术后密切观察恢复情况,因儿童免疫功能发育不完善,更需注意预防感染复发。
3.女性患者:需关注激素水平对免疫的影响,在治疗过程中注意术后护理,保持鼻腔清洁,避免因激素波动等因素导致免疫功能变化而引发感染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