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膜炎有局部持续或间歇性酸痛胀痛劳累受寒加重、晨起或静止后肌肉发紧僵硬活动后稍缓活动多加剧、因疼痛僵硬致关节活动范围减小影响日常等症状,治疗包括非药物的物理治疗(热敷、红外线照射、按摩)、运动疗法(针对性拉伸、游泳等有氧运动)、生活方式调整(保持正确姿势、避免久坐久劳、保证睡眠)及药物用非甾体抗炎药止痛且需注意特殊人群用药禁忌。
一、筋膜炎的症状
1.局部疼痛:多表现为持续性或间歇性的酸痛、胀痛,疼痛程度可因病情轻重而异。例如腰背部筋膜炎患者常感腰背部弥漫性疼痛,在劳累、受寒后疼痛加重;颈部筋膜炎可引发颈部疼痛,疼痛可放射至肩部等部位。
2.肌肉僵硬:晨起或长时间静止不动后,肌肉易出现发紧、僵硬感,活动后可稍有缓解,但活动过多又会使僵硬感加剧,影响肢体的正常活动灵活性。
3.活动受限:由于疼痛和肌肉僵硬,关节活动范围会减小,进而影响日常活动,如颈部筋膜炎可能导致头部转动不灵活,腰背部筋膜炎会使弯腰、转身等动作受限。
二、筋膜炎的治疗方法
1.非药物治疗
物理治疗:
热敷: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一般水温保持在40~50℃,每次热敷时长15~20分钟,需注意避免烫伤,老年人及糖尿病患者因皮肤感觉可能减退,更要谨慎控制水温与热敷时间。
红外线照射:利用红外线的热效应改善局部代谢,辅助缓解筋膜炎症状。
按摩:由专业人员进行适度按摩可放松肌肉,但要注意力度和部位,避免加重损伤,儿童等特殊人群需尤其谨慎操作。
运动疗法:
针对性拉伸运动:例如颈部筋膜炎患者可缓慢进行颈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及旋转等运动,但运动幅度和频率要适中,避免过度运动加重病情;腰背部筋膜炎患者可进行游泳等有氧运动,增强核心肌群力量,游泳对关节压力小,适合多数人群,但老年人需注意游泳时的安全保障。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正确的坐姿、站姿,避免长时间伏案工作或弯腰劳作,定时改变体位,保证充足睡眠,维持良好体态,女性孕期或产后发生筋膜炎时更要特别注意保持正确姿势以减轻腰部等部位压力。
2.药物治疗: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如某些非甾体抗炎类药物,但儿童应避免随意使用此类药物,孕妇使用时需由医生谨慎评估风险,充分考虑药物对胎儿的潜在影响。特殊人群如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等在使用药物时需密切关注自身身体反应及基础疾病的影响,如糖尿病患者要注意血糖波动对治疗的可能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