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性肾炎是过敏性紫癜累及肾脏出现以血尿蛋白尿等为主要表现的儿童常见继发性肾小球疾病,肾外表现有皮肤紫癜多为首发症状伴关节肿痛等,肾脏表现有血尿蛋白尿等,诊断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肾活检,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多数患儿预后良好少数可进展为慢性肾脏病,需定期随访监测相关指标,儿童用药需注意肾毒性等,孕妇需谨慎用药,老年患者需综合考虑基础疾病制定治疗方案。
一、定义
紫癜性肾炎是过敏性紫癜(HSP)累及肾脏时出现的以血尿、蛋白尿等为主要表现的肾脏疾病,是儿童期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二、临床表现
1.肾外表现:皮肤紫癜多为首发症状,多见于下肢及臀部,对称分布;可伴关节肿痛、腹痛、便血等。
2.肾脏表现:血尿为常见表现,可呈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蛋白尿程度不一,部分患儿可出现水肿、高血压,严重者可出现肾功能不全。
三、诊断
1.病史与临床表现:有过敏性紫癜病史,出现肾脏相关表现如血尿、蛋白尿等。
2.实验室检查:尿常规可见血尿、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可评估蛋白尿程度;肾功能检查可了解肌酐、尿素氮等指标;血清补体C3一般正常。
3.肾活检:是明确诊断、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重要手段,可见肾小球系膜区IgA沉积等特征性病理改变。
四、治疗
1.一般治疗:注意休息,避免接触过敏原,有感染时积极控制感染。
2.药物治疗:根据病情轻重选择药物,轻中度蛋白尿可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减少尿蛋白;病情较重时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如出现急进性肾炎综合征等情况可联合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等)。
五、预后及随访
1.预后:多数患儿预后良好,少数可进展为慢性肾脏病,影响肾功能。
2.随访:定期监测尿常规、肾功能、血压等,一般每3-6个月复查一次,观察病情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用药需尤其注意药物的肾毒性,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定期监测生长发育情况,关注激素等药物对儿童生长的影响。
2.孕妇:妊娠合并紫癜性肾炎时,需谨慎使用药物,评估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密切监测母婴情况,必要时在多学科协作下制定治疗方案。
3.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治疗时需综合考虑基础疾病与紫癜性肾炎的相互影响,选择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案,密切监测肝肾功能及药物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