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球鼻窦炎是鼻窦内真菌定植形成的非侵袭性团块,病因包括鼻窦引流不畅、局部免疫功能异常及环境因素,临床表现有局部鼻塞流涕、头痛等且全身症状较轻,诊断依靠鼻窦CT、鼻内镜及病理检查,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后可辅助抗真菌药物,特殊人群中儿童手术需谨慎评估,老年人要评估基础病,有基础病人群治疗需综合考虑基础病影响。
一、定义
真菌球鼻窦炎是鼻窦内真菌定植形成的团块,属于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真菌多在鼻窦内繁殖形成菌丝、孢子及代谢产物聚集的团块,一般不侵犯周围组织。
二、病因
1.鼻窦引流不畅:如鼻息肉、鼻中隔偏曲等结构异常可导致鼻窦引流受阻,使鼻窦内环境利于真菌滋生。2.局部免疫功能异常:某些患者局部免疫防御能力下降,易发生真菌定植。3.环境因素:长期处于潮湿环境或接触特定真菌孢子等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三、临床表现
1.局部症状:常见鼻塞、流涕,流涕多为黏性或黏脓性,部分患者可伴有头痛,疼痛部位多与受累鼻窦相关,如上颌窦受累时可出现面颊部胀痛等。2.全身症状:一般全身症状较轻,少数患者可能有低热等表现,但多数无明显全身不适。
四、诊断
1.影像学检查:鼻窦CT是重要诊断手段,可见鼻窦内高密度影,常伴鼻窦骨质增生或吸收等改变。2.鼻内镜检查:可观察到鼻窦内有灰白色或黑褐色干酪样、豆腐渣样物质。3.病理检查:通过鼻内镜下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发现真菌菌丝可明确诊断。
五、治疗
1.手术治疗:手术是主要治疗方式,通过鼻内镜手术切除鼻窦内真菌团块及病变黏膜,恢复鼻窦引流。2.药物辅助:术后可根据情况辅助使用抗真菌药物,但需严格遵循临床指征,以手术治疗为主导。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患真菌球鼻窦炎时,手术需谨慎评估,优先考虑非手术干预可能,如通过改善鼻腔通气等保守措施观察,因儿童身体发育尚未成熟,手术需充分权衡利弊,避免过度治疗对儿童鼻腔鼻窦正常发育产生影响。2.老年人:老年人常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手术前需充分评估基础疾病控制情况,确保手术安全,术后要加强对基础疾病的监测与护理,促进康复,同时关注老年人术后恢复过程中的身体耐受性等情况。3.有基础疾病人群:如患有免疫缺陷疾病等特殊病史人群,患真菌球鼻窦炎时,治疗需综合考虑基础疾病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免疫状态,手术及药物使用需更加谨慎,避免因治疗导致基础疾病加重或引发其他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