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结核有全身症状和局部症状,全身症状包括多数患者午后低热、部分伴夜间盗汗致消瘦,还有乏力、食欲减退;局部症状有病变部位疼痛(如脊柱、髋关节、膝关节结核疼痛表现不同)、肿胀(因炎症致液体渗出积聚)、功能障碍(脊柱结核活动受限、驼背,髋关节结核跛行,膝关节结核活动受限)、病情迁延不愈可形成窦道(有脓液流出、皮肤色素沉着瘢痕形成)。
乏力:患者会感觉全身没有力气,活动耐力明显降低,日常的简单活动就会让其感到疲惫不堪,这是因为结核杆菌在体内繁殖代谢,消耗机体能量,同时机体处于慢性消耗状态所致。
食欲减退:患者食欲下降,不想进食,摄入的营养物质减少,进一步加重身体的虚弱状态,儿童患者可能还会影响生长发育,因为生长发育需要充足的营养支持,而食欲减退导致营养摄入不足会阻碍正常的生长进程。
局部症状
疼痛
病变部位疼痛:骨结核病好发于脊柱、髋关节、膝关节等部位,以脊柱结核为例,患者最初可能仅感腰部疼痛,休息后可缓解,随着病情进展,疼痛会逐渐加重,且可沿神经根放射,如腰椎结核疼痛可放射至臀部、大腿部位;髋关节结核患者会感到腹股沟区疼痛,有时也会放射至膝关节,儿童患者往往不能准确表述疼痛部位,可能会表现为哭闹、不愿活动患肢等。
肿胀:病变部位可能会出现肿胀,如脊柱结核时椎旁可能形成寒性脓肿,表现在体表可触及肿块;髋关节结核时髋关节周围可能会有肿胀现象,肿胀的程度与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关,肿胀是由于结核杆菌感染引起局部组织炎症反应,血管通透性增加,液体渗出积聚所致。
功能障碍
脊柱结核:患者脊柱活动受限,不能正常弯腰、扭转等,严重时会出现驼背畸形,这是因为脊柱骨质破坏,稳定性受到影响,为了减轻疼痛和保护病变部位,机体产生保护性反应,导致脊柱活动受限,长期可引起脊柱畸形。
髋关节结核:患者髋关节活动受限,行走困难,表现为跛行,这是由于髋关节疼痛、关节周围肌肉痉挛等原因导致,儿童患者还可能因为髋关节疼痛而出现步态异常。
膝关节结核:膝关节会出现肿胀、疼痛,导致患者膝关节活动受限,影响行走和日常活动,同样是因为结核杆菌感染引起膝关节局部炎症,刺激周围组织,导致关节功能障碍。
窦道形成:病情迁延不愈时,病变部位可能会形成窦道,有稀薄脓液流出,窦道周围皮肤可出现色素沉着、瘢痕形成等,窦道的形成是因为病变部位的脓肿穿破皮肤,结核杆菌不断排出,局部组织反复感染、修复,形成慢性窦道,增加了感染的风险,也不利于病情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