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性肾炎综合症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常伴过敏性紫癜相关症状发病与免疫复合物致肾炎症反应有关,肾脏受累有血尿蛋白尿等部分伴水肿高血压等,伴随有皮肤紫癜关节疼痛腹痛等,诊断靠病史采集、实验室检查及肾活检,治疗分原发病控制、肾脏对症支持、免疫抑制剂应用,多数预后好少数可进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儿童需监测发育等,成人要长期随访注意生活方式等。
一、定义与发病概况
紫癜性肾炎综合症是过敏性紫癜累及肾脏所引发的临床综合征,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群体,常与过敏性紫癜的皮肤紫癜、关节症状、胃肠道症状伴随出现,其发病与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脏导致的炎症反应密切相关。
二、临床表现
1.肾脏受累表现:除皮肤紫癜外,可出现血尿(镜下或肉眼血尿)、蛋白尿(程度轻重不一),部分患儿伴有水肿、高血压,严重时可出现少尿、肾功能异常等情况。2.伴随表现:可能同时存在过敏性紫癜的皮肤紫癜(多见于下肢及臀部,对称分布)、关节疼痛肿胀(多见于膝、踝等大关节)、腹痛、便血等胃肠道症状。
三、诊断方法
1.病史采集:有过敏性紫癜病史是重要依据,需详细询问皮肤紫癜、关节及胃肠道症状的发生时间、表现等。2.实验室检查:尿常规检测可见血尿、蛋白尿;肾功能检查可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血清补体等相关免疫指标检测有助于辅助诊断。3.肾活检:对于病情复杂、诊断不明确或病情较重需评估预后时,肾活检是关键手段,可明确肾脏病理类型(如系膜增生性肾炎、膜增生性肾炎等)及病变严重程度。
四、治疗原则
1.原发病治疗:积极控制过敏性紫癜,避免接触过敏原,对于皮肤紫癜、关节及胃肠道症状可采取相应对症处理,如使用抗组胺药物等。2.肾脏受累对症支持:肾脏病变较轻时,采用休息、低盐饮食等一般支持疗法,密切监测病情变化。3.免疫抑制剂应用:肾脏病变较重(如大量蛋白尿、病理类型较重等)时,可能需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具体用药由专业医生依据患儿病情严格把控。
五、预后及相关注意事项
1.预后情况:多数患儿经规范治疗预后较好,少数可能进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预后与病理类型(如系膜增生性肾炎中部分病理类型预后相对较好,而膜增生性肾炎等预后相对较差)、治疗是否及时规范等因素相关。2.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儿童患者:需密切监测生长发育,避免劳累、感染等诱发因素,定期复查尿常规、肾功能等指标,遵循医嘱规范治疗。-成人患者:要长期随访,关注肾功能变化,注意生活方式调整,如保持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等,避免自行滥用肾毒性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