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紫癜性肾炎是过敏性紫癜累及肾脏的常见并发症好发于学龄期儿童由免疫复合物介导小血管炎致肾损,皮肤表现为下肢及臀部对称分布的典型紫癜,肾脏表现有血尿蛋白尿等伴水肿高血压重者肾功不全,诊断靠病史症状实验室检查及肾活检金标准,治疗分一般对症药物治疗,一般需卧床避过敏原防感染,对症控血压利尿消肿,重时用激素免疫抑制剂,预后大部分良好少数可进展与病理类型治疗是否及时规范相关,儿童患者需监测生长发育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家长要遵医嘱定期复查观察症状教育避过敏原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一、定义
儿童紫癜性肾炎是过敏性紫癜(HSP)累及肾脏的常见并发症,好发于学龄期儿童,是儿科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主要由免疫复合物介导的小血管炎引起肾脏损伤。
二、临床表现
1.皮肤表现:多有典型皮肤紫癜,常首发于下肢及臀部,呈对称性分布,初为紫红色斑丘疹,压之不褪色,可融合成片状。
2.肾脏表现:可出现血尿(镜下或肉眼血尿)、蛋白尿,部分患儿伴有水肿、高血压,严重者可出现肾功能不全。
三、诊断
1.病史与症状:有过敏性紫癜病史,伴肾脏相关表现如血尿、蛋白尿等。
2.实验室检查:尿常规可见红细胞、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可评估蛋白尿程度;血清补体C3多正常,血沉可增快。
3.肾活检:是确诊儿童紫癜性肾炎的金标准,可明确病理类型,如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等,对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四、治疗
1.一般治疗:急性期需卧床休息,避免接触过敏原,积极防治感染。
2.对症治疗:
控制高血压:选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等药物控制血压。
利尿消肿:水肿明显者可使用利尿剂减轻水肿。
3.药物治疗:病情较重时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等),需根据患儿具体病情由医生评估后选择用药。
五、预后
大部分儿童紫癜性肾炎预后良好,经规范治疗后多数患儿肾功能可恢复正常,少数患儿可能进展为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等。预后与病理类型、治疗是否及时规范等因素相关,病理类型较轻者预后相对较好。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需密切监测生长发育情况,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可能影响生长,应定期评估身高、骨密度等指标;治疗过程中需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如免疫抑制剂可能导致感染风险增加,需加强感染防控。
家长方面:应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带患儿复查尿常规、肾功能等指标,密切观察皮肤紫癜及肾脏症状变化,教育患儿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保持健康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