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黄疸型肝炎有全身症状和消化道症状。全身症状包括发热(黄疸前期部分患者低热,不同年龄表现有差异)和乏力(肝脏受损致代谢紊乱、能量不足,不同人群表现不同);消化道症状有食欲减退(肝脏炎症影响消化吸收致胃肠功能紊乱,不同人群表现不同)、恶心呕吐(肝脏病变致胃肠蠕动消化功能受影响,不同年龄等人群表现不同)、厌油腻食物(肝脏疾病致胆汁分泌排泄异常,不同生活方式人群表现不同)
一、全身症状
(一)发热
急性黄疸型肝炎黄疸前期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症状,多为低热,体温一般在37.5℃~38.5℃之间,可持续数天。这是因为机体的免疫系统对肝炎病毒的反应,引发炎症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而出现发热,不同年龄人群对发热的耐受及表现可能略有差异,儿童可能更易出现精神萎靡等伴随发热的表现,需密切关注体温变化及整体精神状态。
(二)乏力
患者常感到极度乏力,四肢酸软,即使经过短暂休息也难以缓解。这与肝脏功能受损,机体代谢紊乱,能量产生不足有关。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体力劳动者可能会更早察觉乏力症状且程度可能相对更明显,而平时活动量少的人群可能会误以为是劳累过度而忽视,但其实可能与肝炎病情相关。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原本的基础疾病可能会与乏力症状相互影响,需综合判断。
二、消化道症状
(一)食欲减退
患者食欲明显下降,对食物缺乏兴趣,看到食物可能会有恶心感。这是由于肝脏炎症影响了消化液的分泌和胆汁的排泄,从而影响了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儿童可能会表现为拒食等情况,需要家长格外留意其饮食变化,以判断是否存在健康问题;对于有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饮酒等导致肝脏基础有损伤的人群,食欲减退可能是肝炎病情活动的一个信号。
(二)恶心、呕吐
部分患者会出现恶心,严重时可伴有呕吐症状。这是因为肝脏病变影响了胃肠的正常蠕动和消化功能,使得胃内压力改变,引发恶心、呕吐。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儿童呕吐可能会导致脱水等更严重后果,需注意补液等情况;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可能因为身体整体状态的变化,对恶心、呕吐的耐受和表现可能与平时有所不同,需要综合评估。
(三)厌油腻食物
患者对油腻食物的耐受性明显降低,闻到油腻气味或食用油腻食物后可能会加重恶心等不适症状。这是因为肝脏疾病影响了胆汁的分泌和排泄,而胆汁对脂肪的消化和吸收起着重要作用,当胆汁分泌异常时,就会出现厌油腻的表现。有肥胖等生活方式相关问题的人群,本身可能对油腻食物有一定偏好,但患病后厌油腻的表现会更为突出,需要调整饮食结构来适应身体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