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引发的水肿源于肾脏对水钠代谢调节失常及蛋白尿致低蛋白血症,组织疏松部位易出现水肿且儿童表现更突出还易增皮肤感染风险;尿液中泡沫增多且长时间不消散常提示蛋白尿,需鉴别生理性蛋白尿且持续出现要警惕肾病进展;血尿分肉眼和镜下,有基础病史者血尿更隐匿需定期监测尿常规;肾病常伴高血压与水钠潴留、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等机制相关,儿童肾病高血压与肾脏发育及病变致血压调控失衡有关;肾功能异常有乏力因代谢废物潴留影响能量代谢及神经,恶心呕吐因毒素刺激胃肠,贫血因肾脏分泌红细胞生成素减少。
一、水肿
肾病引发的水肿多源于肾脏对水钠代谢的调节失常及蛋白尿导致的低蛋白血症。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时,水钠排出减少,易在组织疏松部位如眼睑、晨起时出现水肿,病情进展可波及下肢甚至全身。儿童肾病患者因肾小球滤过功能发育不完善,水肿表现可能更突出,且易因水肿引发皮肤感染风险增加。
二、蛋白尿
尿液中泡沫增多且长时间不消散常提示蛋白尿,这是由于肾小球滤过屏障受损,蛋白质漏出至尿液中。正常情况下肾小球能有效阻挡大分子蛋白漏出,当肾小球基底膜等结构发生病变时,蛋白滤过增加。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尿液成分可能受影响,需注意与生理性蛋白尿鉴别,若持续出现蛋白尿需警惕肾病进展。
三、血尿
包括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肉眼血尿表现为尿液呈洗肉水色等,镜下血尿需通过尿常规检查发现。血尿的出现多因肾小球或肾小管等部位的血管破裂或滤过膜受损,红细胞进入尿液。有基础病史如糖尿病、高血压的患者,肾病导致的血尿可能更隐匿,需定期监测尿常规以早期发现肾脏损伤。
四、高血压
肾病患者常伴随高血压,其机制与水钠潴留引起的血容量增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等有关。肾脏作为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发生病变时会影响血压调节。儿童肾病引发的高血压可能与肾脏发育及病变导致的血压调控失衡相关,需密切关注血压变化,尤其是有家族肾病史的儿童群体。
五、肾功能异常相关症状
1.乏力:肾功能减退时,机体代谢废物如尿素氮、肌酐等潴留,影响能量代谢及神经系统功能,导致患者出现乏力感。老年人本身肾功能储备下降,若合并肾病,乏力症状可能更明显,需注意与其他慢性疾病导致的乏力鉴别。
2.恶心呕吐:体内毒素蓄积刺激胃肠道,可引起消化系统症状。对于有基础肝病等病史的患者,肾病导致的恶心呕吐需警惕是否为肾功能不全的表现,避免误诊。
3.贫血:肾脏分泌的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影响红细胞生成,导致肾性贫血。女性患者因生理周期失血等因素,贫血症状可能被掩盖,需结合肾功能检查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