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脖内侧韧带拉伤急性期需立即停止致伤活动让受伤脚脖充分休息,48小时内用冰袋等冰敷脚脖内侧、用弹性绷带适度加压包扎并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恢复期疼痛肿胀缓解后逐步开展康复锻炼且依儿童、老年人等不同人群调整强度,可通过物理治疗辅助恢复,有基础疾病人群要关注相应情况,孕妇康复锻炼需谨慎并经专业评估制定个性化方案。
一、急性期处理
1.休息:立即停止导致韧带拉伤的活动,让受伤脚脖充分休息,避免进一步加重损伤。例如,避免行走、跳跃等会使脚脖受力的动作。
2.冰敷:在受伤后的48小时内,可使用冰袋或冰块包裹毛巾对脚脖内侧进行冰敷,每次冰敷15-20分钟,每天3-4次。冰敷能通过降低局部温度,收缩血管,减少炎症介质释放,从而减轻肿胀和疼痛。
3.加压包扎:使用弹性绷带对脚脖内侧进行适度加压包扎,注意包扎力度适中,既不能过紧影响血液循环,也不能过松失去加压效果,以帮助减少肿胀。
4.抬高患肢:将受伤的脚脖抬高至高于心脏水平的位置,如平卧时用枕头垫高脚脖,借助重力作用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
二、恢复期处理
1.康复锻炼:在疼痛和肿胀明显缓解后,逐步开展康复锻炼。初期可进行踝关节的小范围屈伸活动,如缓慢地向上勾脚和向下踩脚,每次每组10-15次,每天3-4组;随着恢复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难度,进行踝关节的内外翻活动,同样每组10-15次,每天3-4组。康复锻炼需循序渐进,依据自身恢复情况调整强度,避免过度活动再次损伤韧带。对于儿童,康复锻炼要更轻柔,由家长或专业人员辅助进行,避免因动作不当影响其足部发育;老年人则要控制锻炼节奏,防止因恢复速度过快引发再次损伤,同时需关注其是否存在骨质疏松等基础疾病对恢复的影响,必要时可在专业康复师指导下进行针对性锻炼。
2.物理治疗辅助:当进入恢复期,可考虑通过物理治疗辅助恢复,如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超声波治疗,利用超声波的温热效应和机械效应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也可在受伤72小时后进行适度热敷,通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帮助缓解肌肉紧张,促进损伤组织修复,但热敷温度不宜过高,时间不宜过长,避免烫伤皮肤。
三、特殊情况注意事项
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脚脖内侧韧带拉伤后恢复过程中需密切关注血糖控制情况,因为高血糖可能影响伤口愈合和组织修复;高血压患者要注意避免因疼痛等因素导致血压波动过大,影响身体整体状况。孕妇发生脚脖内侧韧带拉伤时,康复锻炼要格外谨慎,避免采用可能对胎儿产生影响的动作,建议在专业医生或康复师评估后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优先选择对孕妇和胎儿相对安全的康复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