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板损伤有多种表现,疼痛上急性损伤者较剧烈可明确指出膝关节内外侧间隙痛,慢性损伤者相对较轻但屈伸等特定动作可诱发痛,儿童常表现为膝关节周围不适不愿行走,老年人易与退变症状混淆但活动相关痛为主要特征;肿胀因损伤致关节内出血渗出,急性者数小时内出现且程度较明显,慢性者渐进性、时轻时重;弹响是屈伸时半月板与骨摩擦碰撞,卡顿是损伤半月板部分嵌入阻碍活动,长期剧烈运动者易出现,长期伏案工作者若出现需警惕;交锁是活动中突然卡住需外力恢复,儿童少见多因外伤重,老年人伴退变时可与退变共同作用;活动受限是屈伸范围减小,轻度损伤不明显,随损伤加重渐重,有既往病史者再次损伤受限更明显,初次损伤重度时活动明显受限。
一、疼痛
半月板损伤时多有疼痛表现,急性损伤者疼痛较剧烈,可明确指出膝关节内外侧间隙疼痛;慢性损伤者疼痛相对较轻,但屈膝、伸膝或行走特定动作(如上下楼梯、蹲起)可诱发疼痛,此因半月板在关节活动中受挤压或牵拉刺激损伤部位。不同年龄人群疼痛表现有差异,儿童表述能力有限,常表现为膝关节周围不适、不愿行走;老年人因伴关节退变,疼痛易与退变症状混淆,但活动相关疼痛仍为主要特征。
二、肿胀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后可致肿胀,系损伤引发膝关节内出血、渗出致关节腔积液所致。急性损伤者肿胀数小时内出现且程度较明显;慢性损伤者肿胀渐进性、时轻时重,外观可见膝关节膨隆,皮肤温度可能稍升,肿胀表现无性别特异性,主要与损伤程度及积液量相关。
三、弹响和卡顿
部分患者有膝关节弹响与卡顿现象。弹响为屈伸活动时闻及清脆或沉闷声响,因损伤半月板在活动中与股骨髁、胫骨平台摩擦碰撞;卡顿是活动中突然活动受限似被卡住,稍调整后可继续,系损伤半月板部分嵌入股骨髁与胫骨平台间阻碍关节活动。长期剧烈运动者(如运动员)此类表现更易出现,因运动频繁损伤风险高;长期伏案工作者发生概率较低,但若出现需警惕半月板损伤。
四、交锁现象
表现为膝关节活动中突然卡住不能屈伸,需借助外力或调整体位恢复,系破碎半月板碎片游离关节腔嵌顿于股骨髁与胫骨平台间致关节无法正常活动。儿童此现象较少见,多因外伤重且半月板损伤严重时出现;老年人伴关节退变,若合并半月板损伤,交锁现象可与退变因素共同作用,本质为半月板损伤致机械性阻挡。
五、活动受限
半月板损伤致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减小,行走步态异常(如跛行)。轻度损伤时活动受限不明显,随损伤加重逐渐加重。有膝关节既往损伤病史者,再次损伤时活动受限更明显,因膝关节结构已受影响;无既往病史者,初次损伤活动受限程度与损伤程度相关,重度损伤活动明显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