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病是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超三月包含eGFR下降等情况,依eGFR分五期,常见病因有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糖尿病肾病等,儿童多与遗传性肾病等相关,成年人常见原发肾小球病等且不良生活方式增风险,老年人常因慢病致肾损且多器官衰退,管理要积极控基础病、避肾毒性药物、定期监测肾功能等指标。
一、慢性肾脏病(CKD)的定义
慢性肾脏病是指肾脏结构或功能出现异常,且这种异常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包含肾小球滤过率(eGFR)下降以及肾脏损伤相关指标异常,如蛋白尿、血尿、影像学检查发现肾脏形态结构异常等情况。
二、慢性肾脏病的分期
依据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eGFR)可将慢性肾脏病分为5期:
1期:eGFR≥90ml/(min·1.73m2),同时伴有肾脏损伤指标异常;
2期:eGFR60~89ml/(min·1.73m2),伴有肾脏损伤指标异常;
3期:eGFR30~59ml/(min·1.73m2);
4期:eGFR15~29ml/(min·1.73m2);
5期:eGFR<15ml/(min·1.73m2),即达到肾衰竭阶段。
三、慢性肾脏病的常见病因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如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等,是成年人慢性肾脏病的常见原发因素;
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状态损伤肾脏微血管,进而引发肾脏病变;
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长期高血压导致肾小动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影响肾脏血液供应,逐渐损害肾脏功能;
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肾损害:像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肾脏,引发狼疮性肾炎;
遗传性肾病:例如多囊肾,由基因遗传导致肾脏出现多个囊肿,影响肾脏结构和功能。
四、不同人群慢性肾脏病的特点及影响
儿童:可能更多与遗传性肾病、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等相关,患病时需尤其关注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治疗时要谨慎选择可能影响儿童机体发育的药物或治疗手段;
成年人:常见原发于肾小球的疾病、糖尿病肾病等,生活中高盐饮食、吸烟、酗酒、肥胖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患病风险,患病后需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患者严格控糖、高血压患者规范控压;
老年人:常因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迁延不愈损伤肾脏,且老年人多器官功能衰退,在治疗慢性肾脏病时需兼顾其他脏器功能情况,避免因治疗肾脏疾病而加重其他器官负担。
五、慢性肾脏病的管理要点
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患者严格遵循医嘱控制血糖,高血压患者规范使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
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用药前需咨询医生,了解药物对肾脏的影响;
定期监测肾功能(包括eGFR)、尿常规等指标,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