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性肾炎腿肿因肾小球局部免疫复合物沉积引发炎症致滤过膜通透性改变,出现低蛋白血症、水钠潴留等,临床表现有对称性紫癜、血尿蛋白尿等,诊断靠尿常规、肾功能、肾活检,治疗分一般休息低盐优质蛋白饮食及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日常要监测水肿、生活管理,特殊人群儿童、孕妇、老年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发病机制简述
紫癜性肾炎腿肿的发生与肾小球局部免疫复合物沉积引发炎症反应密切相关,炎症导致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改变,一方面出现蛋白尿使血浆蛋白丢失,引起低蛋白血症进而导致胶体渗透压降低,促使液体渗出至组织间隙;另一方面,炎症影响肾小管对水钠的重吸收,造成水钠潴留,共同作用引发腿肿等水肿表现。
二、临床表现特点
紫癜性肾炎患者出现腿肿时,往往伴随其他典型表现,如皮肤可出现对称性紫癜,多见于下肢及臀部;尿液检查可见血尿、蛋白尿;部分患者还可能有血压升高、肾功能异常等情况,儿童患者可能因病情影响生长发育需特别关注。
三、诊断相关检查
1.尿常规检查:可发现血尿、蛋白尿等异常,蛋白尿程度能反映肾小球损伤情况,血尿的存在提示肾小球基底膜受损。
2.肾功能检查:血清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可评估肾功能状态,若出现异常提示肾功能可能已受影响。
3.肾活检:是明确紫癜性肾炎病理类型的重要手段,通过肾活检能更精准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制定治疗方案,对腿肿机制的深入了解也有重要意义。
四、治疗要点
1.一般治疗:患者需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加重病情;饮食上采用低盐饮食,减少水钠潴留风险,同时保证优质蛋白摄入以补充丢失的蛋白。
2.药物治疗:根据病情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抑制炎症反应,若病情较复杂可能联合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等),但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临床诊疗规范,注重药物适应证与禁忌证。
五、日常护理关键
1.水肿监测:定期测量体重、观察腿肿程度变化,若腿肿进行性加重需及时就医。
2.生活管理:保持皮肤清洁,预防紫癜部位破损感染;注意保暖,避免上呼吸道感染等诱发因素,因为感染可能加重紫癜性肾炎病情。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治疗时需格外关注药物对生长的影响,尽量选择对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案,日常护理中要保证充足营养供应以支持生长。
2.孕妇患者:孕妇患紫癜性肾炎出现腿肿时,药物选择需权衡对胎儿的影响,优先选择对胎儿安全性较高的治疗措施,密切监测母婴情况,定期产检观察胎儿发育状况。
3.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治疗时要考虑药物间相互作用,监测肝肾功能变化,腿肿护理中要注意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适当抬高下肢促进血液回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