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小球肾炎需进行一般治疗,急性期严格卧床休息后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饮食限制蛋白质(以优质蛋白为主)、钠盐摄入(小于3克),水肿明显者限水;药物治疗应用ACEI或ARB降压及其他减少尿蛋白药物并监测血钾和肾功能指标;防治感染选敏感抗生素避肾毒性药,有高凝风险用抗凝药防血栓;儿童优先非药物干预、选药考虑生理特性,孕妇权衡母婴安全选降压药,老年综合考量基础病、选药兼顾肾功能和器官功能避免相互作用不良反应。
一、一般治疗1.休息管理:急性期患者需严格卧床休息,待病情逐步缓解后可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避免过度劳累,过度劳累会加重肾脏代谢负担,不利于病情恢复。2.饮食调控:限制蛋白质摄入,依据肾功能状况调整,以优质蛋白为主,如鸡蛋、牛奶、瘦肉等;严格控制钠盐摄入,每日钠盐摄入量应小于3克,水肿明显者还需限制水分摄取,高蛋白饮食会增加肾脏滤过压力,高盐高水摄入会加重水肿程度。
二、药物治疗1.降压药物应用:常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这类药物能降低肾小球内压,减少尿蛋白漏出,对伴有高血压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有保护肾功能的作用,但需密切监测血钾及肾功能指标变化。2.减少尿蛋白药物:除上述降压药物外,依据病情可能选用其他减少尿蛋白的药物,通过抑制炎症反应等机制来减少尿蛋白漏出,进一步维护肾脏功能。
三、并发症防治1.感染防控: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免疫力偏低,易发生感染,需注重预防,一旦出现感染应积极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且要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感染会加重肾脏损伤,肾毒性药物可能进一步损害肾功能。2.血栓预防:部分患者存在高凝状态,易引发血栓,可根据具体情况使用抗凝药物,如低分子肝素等,以预防血栓形成,血栓会影响肾脏血液循环,加重肾脏病变。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1.儿童患者:儿童慢性肾小球肾炎治疗需更谨慎,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手段,如恰当休息、合理饮食等,药物选择要充分考虑儿童生理特性,避免使用可能影响儿童生长发育或有严重副作用的药物,儿童肾脏等器官发育未成熟,对药物的代谢和耐受能力与成人有别。2.孕妇患者:孕妇合并慢性肾小球肾炎时,治疗要权衡母婴安全,降压药物选择需规避对胎儿有不良影响的药物,密切监测肾功能和胎儿状况,孕妇生理变化及药物对胎儿的影响需特别关注,要保障孕妇肾功能稳定的同时不影响胎儿正常发育。3.老年患者:老年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常伴发其他基础疾病,治疗时需综合考量合并症情况,药物选择要兼顾肾功能和其他器官功能,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加重老年患者脏器负担,老年人各器官功能减退,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