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性肾炎四级属WHO肾小球疾病病理分型IV级,病理表现为肾小球受累超半数且多有新月体形成等,临床表现有大量蛋白尿、血尿、肾功能异常,诊断靠肾活检病理等检查,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免疫抑制及对症支持,预后个体差异大,儿童老年有不同注意事项,患者需注意生活方式并定期复查。
一、病理表现
紫癜性肾炎四级属于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肾小球疾病病理分型中的IV级,其病理特征为肾小球受累超过50%,多数肾小球可见新月体形成(>50%),肾小球内炎症反应较为严重,肾小球毛细血管袢损伤明显,可能出现广泛的肾小球基底膜病变及系膜细胞增生等情况。
二、临床表现
1.蛋白尿:患者通常会出现大量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可显著高于正常水平,尿液中可观察到较多泡沫。2.血尿: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较为常见,血尿程度明显加重,可能表现为尿液颜色呈洗肉水样或镜检发现大量红细胞。3.肾功能异常:部分患者可出现肾功能下降,表现为血肌酐升高、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等,尤其在病情进展较快时更易出现。
三、诊断方法
1.肾活检病理检查:这是确诊紫癜性肾炎四级的金标准,通过肾穿刺获取肾组织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可明确肾小球病变的具体分级及病理类型。2.尿液检查:尿常规可见大量蛋白尿、红细胞及管型等异常成分。3.肾功能检查: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可反映肾功能状况,有助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四、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患者需注意休息,避免接触可能的过敏原,如食物、药物等。同时,需低盐、优质低蛋白饮食,以减轻肾脏负担。2.免疫抑制治疗: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可能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等药物进行治疗,以抑制免疫炎症反应,减轻肾小球损伤,常用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等,但具体用药需严格遵循循证医学依据及患者个体情况。3.对症支持治疗:针对蛋白尿、血尿及肾功能异常等情况进行相应对症处理,如使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纠正贫血等。
五、预后及注意事项
1.预后:紫癜性肾炎四级的预后个体差异较大,与患者年龄、基础健康状况、治疗反应等多种因素相关。部分患者经积极治疗后病情可得到控制,但也有部分患者可能进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2.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儿童患者: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治疗时需充分考虑药物对生长发育的影响,优先选择对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案,密切监测肾功能及生长指标。-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治疗时需兼顾基础疾病的治疗,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密切观察肾功能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生活方式:所有患者均需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避免劳累、感染等加重病情的因素,定期复查尿常规、肾功能等指标,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