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性肾炎起始于外界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形成循环免疫复合物,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系膜区等并激活补体系统启动炎症反应致肾小球滤过膜受损出现血尿蛋白尿等,早期炎症未控可致肾功能异常,年龄上儿童因免疫不完善感染相关性更常见且病情变化快,性别无显著差异但个体有差异,有过敏史者接触过敏原易复发加重,健康生活方式可降风险,有基础病者需警惕该病发生。
一、抗原触发免疫反应起始
紫癜性肾炎的发病始于外界抗原(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或食物、药物等)侵入机体,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相应抗体,抗原与抗体结合形成循环免疫复合物。例如,上呼吸道感染后,链球菌等病原体作为抗原,激发机体产生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是常见起始因素。
二、免疫复合物沉积与炎症激活
1.沉积部位:循环免疫复合物随血液循环流经肾脏时,沉积于肾小球系膜区及小血管壁。系膜区是免疫复合物易沉积的部位,此处沉积后激活补体系统,启动炎症级联反应。
2.炎症激活:补体激活吸引中性粒细胞等炎症细胞聚集至沉积部位,这些炎症细胞释放炎症介质(如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导致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系膜细胞增生,基底膜结构受损,进而影响肾小球滤过功能。
三、临床表现相关病理变化
1.血尿与蛋白尿:由于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红细胞、蛋白质等物质漏出,临床表现为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蛋白尿。这是因为受损的滤过膜无法有效阻挡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通过。
2.肾功能变化:早期炎症反应若未有效控制,持续的炎症会逐步损伤肾小球结构,导致肾小球硬化、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等慢性病变,最终可能影响肾功能,出现肌酐升高等肾功能异常表现。
四、不同因素对发病过程的影响
1.年龄因素:儿童发病时,因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感染相关性紫癜性肾炎更为常见,且儿童对感染的易感性较高,上呼吸道感染等感染因素更易触发免疫反应进而引发紫癜性肾炎。
2.性别因素:目前尚无明确证据表明性别对紫癜性肾炎发病过程有显著差异影响,但不同性别在感染易感性、基础疾病等方面可能存在个体差异,间接影响发病。
3.生活方式与病史:有过敏性紫癜病史的患者,再次接触过敏原时更易复发或加重紫癜性肾炎,因此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对控制病情至关重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机体免疫平衡,降低发病风险或延缓病情进展。
4.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儿童患者需特别注意预防感染,因为感染是诱发紫癜性肾炎的常见诱因,且儿童肾脏代偿能力相对较弱,病情变化可能更为迅速,需密切监测尿常规、肾功能等指标;对于有基础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的患者,需在治疗基础疾病的同时,警惕紫癜性肾炎的发生及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