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性肾炎患者需密切监测体温区分不同热度及采取对应措施、观察尿色尿量等肾脏指标变化,低热时可通过多饮水等物理降温、保证充足休息,儿童要避免剧烈活动等、成年需注意作息饮食,有基础病者要监测血压,若出现发热伴血尿加重等症状或体温超38.5℃非药物干预不缓解需及时就医做相关检查。
一、病情监测与基础观察
1.体温监测:密切关注紫癜性肾炎患者体温变化,区分低热(37.3~38℃)、中度发热(38.1~39℃)、高热(39.1~40℃)及超高热(>40℃),不同体温范围需采取相应初步应对措施,同时观察体温波动规律,若持续发热或体温反复需警惕感染加重对肾脏的影响。
2.肾脏相关指标观察:留意尿色、尿量变化,查看是否出现血尿加重、蛋白尿增多等情况,因为感冒发烧可能诱发紫癜性肾炎病情波动,通过观察尿的变化能及时发现肾脏状况的改变。
二、非药物干预措施
1.物理降温(低热时):对于体温处于37.3~38℃的紫癜性肾炎患者,可通过多饮水促进代谢,一般每日饮水需保证在1500~2000ml左右(根据个体情况调整),同时适当减少穿着的衣物及盖被,以利于散热,保持室内温度在22~24℃、湿度50%~60%,营造适宜的康复环境。
2.休息保障:保证患者充足休息,成年人每日睡眠时间建议保持7~9小时,儿童患者根据年龄不同睡眠时间有所差异,一般学龄前儿童需10~13小时,学龄儿童需9~11小时,充足休息有助于机体免疫力恢复,减轻肾脏负担。
三、特殊人群注意要点
1.儿童患者:儿童紫癜性肾炎合并感冒发烧时,要特别注意避免其剧烈哭闹、过度奔跑等活动,防止因情绪激动或运动加重肾脏病变,护理时要更加细心,及时安抚儿童情绪,保证其安静休息,同时密切观察儿童体温及尿液的细微变化,因为儿童表达能力有限,病情变化可能较难察觉。
2.成年患者:成年紫癜性肾炎患者感冒发烧时,要注意避免因工作等原因过度劳累,尽量减少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维持规律的生活作息,同时在饮食上要注意低盐、优质低蛋白饮食,保证营养均衡的同时减轻肾脏滤过负担,比如可选择适量的瘦肉、鸡蛋蛋白等优质蛋白来源。
3.有基础病史患者:对于本身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等)的紫癜性肾炎患者,感冒发烧时除关注体温和肾脏指标外,还要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因为发热可能导致血压波动,需根据血压情况及时调整日常管理方案,若血压出现明显异常需及时就医评估。
四、就医提示
若紫癜性肾炎患者出现发热伴血尿加重、蛋白尿显著增多、头痛、呕吐等症状,或体温持续超过38.5℃经非药物干预无明显缓解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等相关检查,由医生综合评估病情后制定进一步诊疗方案,避免延误病情导致肾脏损伤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