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是机体对感染、食物、药物等过敏原产生免疫反应致肾脏损伤的临床综合征,好发于学龄期儿童,肾外常伴皮肤紫癜(多见于下肢及臀部对称分布)、关节肿痛、腹痛等且皮肤紫癜多为先兆,实验室检查见血尿蛋白尿等、肾活检可确诊,治疗需去除诱因、依病情用药物及对症支持,大部分预后良好少数重症可进展,需长期随访监测指标,护理要注意急性期休息、病情稳后适当活动,低盐优质低蛋白饮食、水肿限水钠,保持皮肤清洁防破损感染,预防感染,儿童用药需遵儿科原则防影响生长及肾功能。
一、定义与发病机制
小孩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是过敏性紫癜累及肾脏的临床综合征,多由机体对感染、食物、药物等过敏原产生免疫反应,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基底膜等部位,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肾脏损伤,好发于学龄期儿童,免疫因素在其发病中起关键作用。
二、临床表现
1.肾脏表现:可出现血尿(镜下或肉眼血尿)、蛋白尿,轻者尿中仅有少量蛋白及红细胞,重者可大量蛋白尿伴水肿、高血压等,部分患儿可进展为肾功能不全。2.肾外表现:常伴皮肤紫癜(多见于下肢及臀部,对称分布)、关节肿痛、腹痛等,皮肤紫癜多为先兆表现。
三、诊断方法
1.实验室检查:尿常规可见血尿、蛋白尿;肾功能检查可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血沉、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可提示是否存在感染等诱因。2.肾活检:是确诊的重要手段,能明确病理类型,如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等,对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四、治疗原则
1.去除诱因:积极寻找并去除感染、食物、药物等过敏原,如存在感染需积极抗感染治疗。2.药物治疗: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用药物,轻度蛋白尿血尿可观察,中重度可能需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等),用药需遵循循证医学依据,严格把握适应证与禁忌证。3.对症支持:针对水肿、高血压等进行对症处理,如利尿、降压等。
五、预后与随访
1.预后:大部分患儿经规范治疗预后良好,少数重症患儿可能进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预后与病理类型、治疗是否及时等因素相关。2.随访:需长期随访,监测尿常规、肾功能、血压等指标,一般每3-6个月复查一次,观察病情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
六、护理与注意事项
1.休息与活动:急性期需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病情稳定后可适当活动,但避免剧烈运动。2.饮食护理:给予低盐、优质低蛋白饮食,水肿明显者限制水钠摄入,保证热量摄入。3.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防止皮肤破损感染,观察紫癜变化情况。4.感染预防:注意保暖,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预防呼吸道、消化道等感染,因感染可诱发或加重病情。5.特殊人群提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用药需特别注意药物对生长的影响,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避免使用可能影响肾功能的肾毒性药物,定期评估生长发育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