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起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或滤泡旁上皮细胞,分型包括占比高且预后较好的乳头状癌、易血行转移预后稍差的滤泡状癌、有家族遗传性恶性程度居中的髓样癌、恶性高预后差的未分化癌,病因涉及儿童时期颈部放射治疗、碘摄入异常、遗传因素,症状早期多体检发现结节,进展可致颈部肿块及声音嘶哑等,诊断靠超声检查及穿刺活检,儿童患者治疗需谨慎关注生长发育,女性患者要关注激素水平变化。
一、定义
甲状腺癌是起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或滤泡旁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甲状腺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位于颈部前方、气管两侧,主要功能是合成、分泌甲状腺激素以调节机体代谢等。
二、分型
1.乳头状癌:最为常见,约占甲状腺癌的70%-80%,多见于中青年女性,恶性程度相对较低,生长缓慢,预后较好。
2.滤泡状癌:约占10%-15%,常见于中年女性,肿瘤细胞可侵犯血管,易发生血行转移,预后较乳头状癌稍差。
3.髓样癌:约占3%-10%,起源于甲状腺滤泡旁细胞(C细胞),可分泌降钙素等,部分有家族遗传性,恶性程度介于乳头状癌和未分化癌之间。
4.未分化癌:约占1%-5%,多见于老年患者,恶性程度高,病情进展迅速,预后极差。
三、病因
1.电离辐射:儿童时期颈部接受过放射治疗是乳头状癌的明确高危因素,电离辐射可损伤甲状腺细胞DNA,导致细胞异常增殖恶变。
2.碘摄入异常:碘缺乏或碘过量均可能增加甲状腺癌发病风险,例如碘缺乏地区甲状腺肿发病率高,部分甲状腺癌与之相关。
3.遗传因素:某些遗传性综合征如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等可增加甲状腺髓样癌的发病风险,家族中有甲状腺癌患者时,亲属发病风险可能升高。
四、症状
早期甲状腺癌常无明显症状,多在体检行甲状腺超声等检查时发现甲状腺结节。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颈部肿块,肿块可随吞咽上下移动;若肿瘤侵犯周围组织,可出现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症状;髓样癌患者还可能出现腹泻、面色潮红等降钙素分泌增多相关表现。
五、诊断
1.超声检查:是甲状腺癌筛查的首选方法,可观察甲状腺结节的大小、形态、边界、血流等情况,初步判断结节良恶性,如结节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内部有微钙化等提示恶性可能。
2.穿刺活检:通过细针穿刺结节获取细胞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是明确甲状腺癌病理类型的金标准,可准确判断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及具体分型。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儿童甲状腺癌相对少见,但儿童对放疗更敏感,治疗时需谨慎选择治疗方案,关注治疗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例如手术、放疗等可能影响儿童甲状腺功能及骨骼发育等,需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及生长指标。
女性患者:女性在诊断及治疗甲状腺癌过程中需关注激素水平变化,例如甲状腺癌治疗可能涉及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部分女性患者可能因激素变化出现月经紊乱等情况,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激素指标并适当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