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肾炎是过敏性紫癜累及肾脏致尿液蛋白排泄增多的现象,有相应伴随表现,可通过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功能检查、肾活检诊断,治疗上控制原发病、用ACEI或ARB减尿蛋白、对症支持,生活中急性期休息、低盐优质蛋白饮食、避过敏原、定期复查,特殊人群儿童需家长关注、成人规律作息等、老年需谨慎评估药物对肾影响。
一、定义与基本表现
紫癜肾炎蛋白尿是过敏性紫癜累及肾脏时出现的尿液中蛋白质排泄增多现象,患者尿常规可检测到尿蛋白阳性,常伴随血尿、水肿、血压升高等表现,不同年龄人群症状表现有差异,儿童可能更易出现水肿等情况,成年人可能更早出现血压异常相关表现。
二、诊断相关指标
1.尿常规:可见尿蛋白阳性,可能伴有红细胞,通过尿常规初步判断蛋白尿及血尿情况。
2.24小时尿蛋白定量:精确评估蛋白尿程度,定量超过一定数值(如成人>0.15g/d)提示存在明显蛋白尿,可反映肾脏漏出蛋白的量。
3.肾功能检查:包括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了解肾小球滤过功能,监测是否出现肾功能受损,如血肌酐升高提示肾功能可能已受影响。
4.肾活检:对于诊断不明确或病情复杂患者,肾活检可明确肾脏病理类型,如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病理改变,为个性化治疗提供依据。
三、治疗原则
1.原发病控制: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控制过敏性紫癜活动,减少血管炎对肾脏的进一步损伤,如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可抑制炎症反应。
2.减少尿蛋白: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如贝那普利等,这类药物能降低肾小球内压,减少尿蛋白漏出。
3.对症支持:急性期需卧床休息,避免劳累、感染等加重病情因素;水肿明显时限制水钠摄入,保持饮食中盐的合理摄入(每日盐摄入约2-3克)。
四、生活注意事项
1.休息与活动: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病情稳定后可进行轻度活动,如散步等,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加重肾脏负担。
2.饮食管理:低盐饮食,避免食用过咸食物,如咸菜等;采用优质蛋白饮食,选择瘦肉、鸡蛋、牛奶等,避免高蛋白过量摄入加重肾脏代谢压力。
3.避免过敏原:明确过敏原的患者需严格规避,如对某些食物(鱼虾等)、花粉、尘螨等过敏,应远离相关过敏原环境。
4.定期复查:定期检测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功能等指标,动态评估病情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家长需密切关注患儿病情,严格遵循医嘱治疗,保证患儿充足营养摄入以支持生长发育,定期带患儿进行生长发育评估,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防止病情反复。
2.成年患者: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长期熬夜,定期体检监测血压、肾功能等指标,妊娠女性患者要在医生指导下谨慎调整治疗,因为部分药物可能对胎儿有影响。
3.老年患者:由于老年人群肾功能随年龄减退,治疗时需更谨慎评估药物对肾功能的影响,密切监测肾功能变化,注意药物间相互作用,避免加重肾脏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