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需从蛋白质、盐分、水分、钾、磷摄入方面进行管理,蛋白质摄入依肾功能调整,盐分每日≤5g,水分据尿量和水肿调,高钾时避高钾食物,控制磷摄入防并发症,儿童患者调整更需谨慎。
一、蛋白质摄入控制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需根据肾功能情况调整蛋白质摄入量。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时,应限制蛋白质的总量,一般建议优质低蛋白饮食。优质蛋白主要包括鸡蛋、牛奶、瘦肉等动物蛋白。例如,肾小球滤过率在30-60ml/min的患者,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可控制在0.6-0.8g/kg体重;肾小球滤过率小于30ml/min时,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应控制在0.6g/kg体重以下。这是因为过多的蛋白质摄入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导致肾小球滤过压力增加,加速肾功能的恶化。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蛋白质摄入的调整需更加谨慎,应在医生和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既要保证营养需求,又不能加重肾脏负担。
二、盐分摄入限制
每日盐分摄入应控制在3-5g以内。高盐饮食会导致水钠潴留,引起血压升高,而高血压又会进一步损害肾脏。对于合并有水肿或高血压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严格限制盐分摄入尤为重要。例如,避免食用咸菜、腌制品等高盐食物。在烹饪时,可使用低钠盐代替普通钠盐,但需注意低钠盐中钾含量较高,对于合并高钾血症的患者需谨慎使用。对于老年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由于其肾功能可能进一步减退,对盐分的代谢能力下降,更要严格控制盐分摄入,以减轻肾脏和心血管的负担。
三、水分摄入调整
水分摄入需根据尿量和水肿情况来调整。若患者尿量正常且无水肿,水分摄入可不严格限制,但也不宜过多;若存在水肿或少尿情况,则需限制水分摄入,一般每日入量为前一日尿量加上500ml左右。例如,若患者每日尿量为500ml,那么每日水分摄入应控制在1000ml左右。对于儿童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由于其对水分的调节能力相对较弱,水分摄入的调整更需密切观察尿量和水肿变化,避免因水分摄入不当导致水肿加重或出现其他并发症。
四、钾摄入管理
当患者出现肾功能不全时,需注意钾的摄入。若存在高钾血症,应避免食用含钾高的食物,如香蕉、橙子、土豆、菠菜等。而对于血钾正常的患者,也应适当限制钾的摄入,保持均衡。因为肾脏对钾的排泄功能下降时,血钾容易升高,高血钾可引起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对于老年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由于其肾功能减退更明显,更容易出现高钾血症,所以在饮食中对钾的摄入管理要更加严格,定期监测血钾水平,根据血钾情况及时调整饮食。
五、磷摄入控制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常伴有磷代谢紊乱,需限制磷的摄入。应避免食用含磷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坚果、巧克力等。可以通过食用低磷食物来替代,如精白米、精白面等。控制磷的摄入有助于延缓肾脏疾病的进展,因为高磷血症会促进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加,导致肾性骨病等并发症。对于儿童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在控制磷摄入时,要考虑到儿童的营养需求,选择合适的低磷食物,保证其正常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