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术后需进行呼吸道护理,鼓励深呼吸、协助翻身拍背,必要时雾化;管道护理包括妥善固定胃管观察胃液及胸腔闭式引流管观察引流液;切口护理保持清洁观察切口,吻合口护理关注瘘表现、避免刺激及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饮食早期禁食后逐步过渡,遵循少食多餐等原则;生命体征监测异常及时处理;心理护理关注患者情绪给予支持鼓励。
一、呼吸道护理
食管癌术后患者因切口疼痛等因素,常不敢有效咳嗽咳痰,易导致肺部感染等问题。应鼓励患者深呼吸,每1-2小时协助患者翻身、拍背,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咳痰动作,促进痰液排出,降低肺部并发症发生风险。对于老年患者,其呼吸功能相对较弱,更需加强呼吸道护理力度,定时为其翻身拍背,必要时可采用雾化吸入等辅助措施,帮助稀释痰液,利于排出。
二、管道护理
1.胃管护理:妥善固定胃管,防止脱出,保持胃管通畅,观察胃液的颜色、量、性质等。若胃液量异常增多或颜色有异常改变,需及时报告医生。术后早期胃管主要用于胃肠减压,减少胃肠道积气积液,促进吻合口愈合。
2.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扭曲、受压、堵塞,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如发现引流液量突然增多、颜色鲜红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告知医生。胸腔闭式引流主要是为了引流胸腔内的积气、积液,促进肺复张。
三、切口与吻合口护理
1.切口护理:保持手术切口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观察切口有无红肿、渗血、渗液等情况。若切口出现异常,需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2.吻合口护理:密切关注患者有无发热、胸痛、呼吸困难等吻合口瘘相关表现。避免进食过硬、过烫、刺激性食物,减少对吻合口的刺激,利于吻合口愈合。对于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的患者,因血糖控制不佳易影响切口及吻合口愈合,需加强血糖监测与控制,以保障切口及吻合口良好愈合环境。
四、饮食护理
1.早期禁食阶段:术后早期需严格禁食,通过肠内营养制剂等途径补充营养,保证机体营养需求。
2.逐步过渡饮食:根据患者恢复情况,一般术后3-4天肠道功能恢复后可开始少量肠内营养,之后逐步过渡到流质饮食、半流质饮食,再逐渐转为普食。饮食应遵循少食多餐原则,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油腻、易产气等食物。老年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相对较慢,饮食过渡需更谨慎,要根据其具体消化耐受情况缓慢调整饮食种类和量。
五、生命体征监测
密切监测患者体温、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变化,若出现体温异常升高、心率加快或减慢、血压波动较大等情况,及时查找原因并配合医生进行处理。对于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可能更为敏感,需加强监测频率,以便及时发现并干预异常情况。
六、心理护理
食管癌术后患者常因疾病创伤、对预后的担忧等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医护人员及家属应多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其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与鼓励,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利于患者康复。尤其对于老年患者,其心理调节能力相对较弱,更需关注其心理变化,通过耐心沟通等方式缓解其心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