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性肾炎有多种症状表现。皮肤紫癜是典型首发表现,多对称分布于特定部位且可反复出现;肾脏受累表现包括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血尿有肉眼和镜下之分,蛋白尿程度不一,水肿与低蛋白血症及水钠潴留有关,高血压与多种因素相关且会加重肾损害;其他系统受累有胃肠道症状,如腹痛等,还有关节症状,如关节疼痛肿胀等。
一、皮肤紫癜表现
皮肤紫癜是紫癜性肾炎较为典型的首发表现之一,多发生于四肢远端伸侧、臀部及下腹部,对称分布。紫癜大小不等,初起为紫红色斑丘疹,高出皮肤表面,压之不褪色,可融合成片,严重时可出现融合性大疱伴出血坏死。儿童患者皮肤紫癜的发生率较高,且在病程中可能会反复出现。例如,一些研究显示,约80%-90%的紫癜性肾炎患儿会出现皮肤紫癜,其出现时间可在肾炎症状之前、同时或之后。
二、肾脏受累表现
1.血尿: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较为常见。肉眼血尿时尿液呈洗肉水样或鲜红色;镜下血尿则需通过尿常规检查发现红细胞增多。血尿的出现与肾小球基底膜受损有关,由于肾小球毛细血管壁的损伤,红细胞漏出进入尿液。不同年龄的患者血尿表现有所差异,儿童患者肉眼血尿相对较易被察觉,而成人患者可能更多表现为镜下血尿,但都提示肾脏存在一定程度的病变。
2.蛋白尿: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蛋白尿,轻者尿中蛋白少量增加,重者可大量蛋白尿,甚至达到肾病综合征范围的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3.5g)。蛋白尿的产生是因为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增加,大分子蛋白质漏出到尿液中。对于儿童紫癜性肾炎患者,大量蛋白尿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因为蛋白质丢失过多会导致机体营养状况不佳。
3.水肿:部分患者会出现水肿,多见于眼睑、下肢等部位。水肿的发生与蛋白尿导致的低蛋白血症以及水钠潴留有关。低蛋白血症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从血管内渗出到组织间隙;同时,肾脏病变导致水钠排泄减少,进一步加重水肿。儿童患者由于组织疏松,水肿可能更为明显,严重时可出现全身水肿。
4.高血压:约1/3-1/2的患者会出现高血压,儿童患者相对成人更易出现高血压情况。高血压的发生与肾脏缺血、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等因素有关。肾脏缺血会刺激肾素分泌增加,肾素作用于血管紧张素原,使其转变为血管紧张素Ⅰ,再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作用形成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Ⅱ可引起全身小动脉收缩,导致血压升高。长期高血压会进一步加重肾脏损害,形成恶性循环。
三、其他系统受累表现
1.胃肠道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胃肠道症状,如腹痛、恶心、呕吐等,腹痛多为阵发性绞痛,部位不固定,以脐周或下腹部较为常见。胃肠道症状的发生是由于胃肠道黏膜也存在小血管炎,导致胃肠道黏膜缺血、缺氧。儿童患者胃肠道症状可能较为突出,容易被误诊为急腹症,需要引起重视。
2.关节症状:约1/3的患者会有关节疼痛、肿胀等表现,多见于膝、踝、腕、肘等大关节。关节症状是因为关节部位的小血管炎引起,表现为关节周围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儿童患者在出现关节症状时,可能会影响其活动,家长需要注意观察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