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性惊厥是儿科常见神经系统急症多见于6月龄~5岁儿童由发热引发排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其他明确病因且既往有遗传因素相关临床表现为发作形式多为全身强直性或阵挛性持续时间通常<15分钟发作时意识丧失双眼上翻或凝视口唇发绀四肢抽搐发作后多可恢复清醒一般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部分有短暂嗜睡分类有单纯性和复杂性诊断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鉴别需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代谢性疾病癫痫等鉴别治疗发作时保持呼吸道通畅头偏一侧不强行按压肢体退热处理用物理或药物退热长期管理单纯性一般无需长期抗癫痫治疗复杂性需评估是否长期用药预后多数良好随年龄增长多不再发作少数可转癫痫需密切随访转归多数经及时处理可恢复良好部分复杂性有神经系统后遗症风险特殊人群婴幼儿是高发年龄段需密切关注体温有病史儿童再次发热易复发需备药监测体温及时退热必要时就医。
一、定义与发病机制
热性惊厥是儿科常见神经系统急症,多见于6月龄~5岁儿童,由发热引发,排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其他明确病因且既往无无热惊厥史。其发病与儿童大脑发育未成熟、发热时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相关,部分患儿存在遗传因素,研究显示部分热性惊厥患儿存在相关基因的突变或多态性。
二、临床表现
1.发作形式:多为全身强直性或阵挛性发作,持续时间通常<15分钟。2.发作时表现:患儿意识丧失、双眼上翻或凝视、口唇发绀、四肢抽搐。3.发作后表现:发作停止后多可恢复清醒,一般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部分患儿可有短暂嗜睡。
三、分类
1.单纯性热性惊厥:6月龄~5岁发病,惊厥呈全身性,持续时间<15分钟,24小时内无复发,发作后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2.复杂性热性惊厥:发病年龄可<6月龄或>5岁,惊厥呈部分性,持续时间>15分钟,24小时内有复发,或出现神经系统异常体征等。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依据病史(发热伴惊厥发作)、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辅助检查包括血常规、血生化、脑电图、头颅影像学检查等以排除其他惊厥病因。2.鉴别诊断:需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伴发热、头痛、呕吐等,脑脊液检查助鉴别)、代谢性疾病(如低血糖、低血钙等)、癫痫(多有既往无热惊厥史)等鉴别。
五、治疗与处理
1.发作时处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患儿头偏向一侧防呕吐物误吸窒息,不强行按压肢体。2.退热处理: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或药物退热(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遵循儿科用药原则。3.长期管理:单纯性热性惊厥一般无需长期抗癫痫治疗,复杂性热性惊厥需评估是否需长期用药。
六、预后与转归
1.预后:多数患儿预后良好,随年龄增长大脑发育成熟多不再发作,少数可转变为癫痫需密切随访。2.转归:多数经及时处理惊厥可停止、恢复良好,部分复杂性热性惊厥患儿有神经系统后遗症风险。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婴幼儿:6月龄~3岁为高发年龄段,大脑发育不完善,发热时易诱发惊厥,家长需密切关注体温,体温>38.5℃尽早退热,保持环境通风。2.有热性惊厥病史儿童:既往有热性惊厥史者再次发热易复发,家长应备退热药物,密切监测体温,体温升高及时退热,必要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