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性肾炎化验中尿液检查可见血尿蛋白阳性及红细胞管型等尿红细胞形态多为变形红细胞血液检查血常规可有贫血凝血功能异常补体C3一般正常肾功能不全时肌酐尿素氮升高免疫学检查自身抗体阴性ASO可能升高儿童患者需关注生长发育指标及调整用药老年患者合并基础病需综合诊疗生活方式影响指标波动要注意休息感染等。
一、尿液检查相关指标及意义
1.尿常规:可见血尿,表现为镜下红细胞增多或肉眼血尿,尿蛋白呈阳性,反映肾脏滤过功能受损,蛋白漏出到尿液中。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可升高,定量数值能体现蛋白尿的严重程度,若数值较高提示肾脏损伤较明显,影响蛋白质的重吸收功能。尿沉渣检查可见红细胞管型,这是肾小球源性血尿的特征性表现,提示红细胞是从肾小球滤过而来,与非肾小球源性血尿(如尿路结石等导致的血尿无红细胞管型)相鉴别。
2.尿红细胞形态:多为变形红细胞,因为红细胞通过受损的肾小球基底膜时受到挤压等作用发生形态改变,有助于区分肾小球源性与非肾小球源性血尿,对紫癜性肾炎的诊断和鉴别有帮助。
二、血液检查相关指标及意义
1.血常规:部分患者可出现贫血,尤其是慢性病程的紫癜性肾炎患者,由于长期血尿、蛋白尿导致营养消耗及肾功能受损影响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等原因,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2.凝血功能:部分患者凝血指标可异常,如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可能有改变,与血管炎导致的凝血机制紊乱有关,紫癜性肾炎属于血管炎性疾病,可影响凝血系统。
3.补体C3:一般正常,若补体C3降低需与狼疮性肾炎等自身免疫性肾病鉴别,因为狼疮性肾炎常伴有补体C3降低,而紫癜性肾炎补体C3多正常。
4.肾功能检查:血肌酐、尿素氮在病情进展到肾功能不全阶段时会升高,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能评估肾脏排泄代谢废物的能力,数值越高提示肾功能损害越严重。
5.免疫学检查:抗核抗体等自身抗体通常为阴性,可排除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的肾损害,因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病常伴有自身抗体阳性;部分患者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可升高,提示近期可能有链球菌感染史,紫癜性肾炎的发生部分与链球菌感染诱发的免疫反应有关。
三、不同人群特点对化验结果的影响及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紫癜性肾炎在化验时需关注生长发育相关指标,长期肾病可能影响营养摄入及代谢,导致生长迟缓等问题。同时,儿童用药需特别谨慎,要根据其年龄、体重等调整,且要密切监测肾功能等指标变化,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肾脏功能尚未完全成熟,病情变化可能较快。
2.老年患者:老年紫癜性肾炎患者常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这些基础病会影响肾功能检查结果的解读,例如高血压肾损害可能与紫癜性肾炎叠加,导致血肌酐等指标变化更复杂。在化验时要综合考虑基础疾病情况,制定更个体化的诊疗方案,同时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要注意检查过程中的耐受性等问题。
3.生活方式影响:有紫癜性肾炎的患者若过度劳累、感染等,可能导致化验指标波动,如蛋白尿增多、血尿加重等。因此,患者需注意休息,避免感染,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这对维持化验指标稳定及病情控制有重要意义,在解读化验结果时要结合患者近期生活状态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