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的原因包括原发性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继发性肾脏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遗传性肾脏疾病如多囊肾、Alport综合征;需要做的检查有尿液检查包括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沉渣镜检,血液检查包括肾功能、血常规、血生化、自身抗体检测,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CT或MRI。
一、引起肾病的原因
1.原发性肾脏疾病:
肾小球肾炎:如急性肾小球肾炎多与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引发免疫反应有关,病理上可见不同类型肾小球病变,包括系膜增生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等;慢性肾小球肾炎病因多样,病情迁延,逐渐进展为肾功能减退。
肾病综合征:可由多种病理类型肾小球疾病引起,如微小病变型肾病常见于儿童,膜性肾病多见于中老年,其共同特点是大量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3.5g)、低白蛋白血症等。
2.继发性肾脏疾病:
糖尿病:长期高血糖状态导致肾小球微血管病变,引起糖尿病肾病,早期可出现微量白蛋白尿,随病情进展逐渐发展为大量蛋白尿及肾功能不全。
高血压:持续高血压使肾小球内高压,损伤肾小球滤过膜,引发高血压肾损害,表现为蛋白尿、肾功能逐渐减退等。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体内自身抗体攻击肾脏组织,导致狼疮性肾炎,病理表现多样,可累及肾小球、肾小管等。
感染性疾病:乙肝病毒相关肾炎由乙肝病毒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于肾脏所致,丙肝病毒等感染也可能引发肾脏病变。
3.遗传性肾脏疾病:
多囊肾: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患者肾脏出现多个囊肿,随囊肿增大逐渐破坏肾脏结构与功能,可伴有肝囊肿等其他器官囊肿。
Alport综合征:多为X连锁显性遗传,主要表现为血尿(多为持续性镜下血尿或间断肉眼血尿)、进行性肾功能减退,常伴眼部病变(如球形晶状体等)和耳部病变(如高频听力丧失)。
二、需要做的检查
1.尿液检查:
尿常规:检测尿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等,尿蛋白阳性提示可能存在肾小球滤过膜损伤,血尿需区分肾小球源性(红细胞多为变形红细胞)或非肾小球源性(红细胞多为正常形态)。
24小时尿蛋白定量:准确测量24小时尿液中蛋白质含量,评估蛋白尿程度,肾病综合征患者常>3.5g。
尿沉渣镜检:观察红细胞形态、管型等,红细胞形态学检查助于区分血尿来源,管型如红细胞管型常见于肾小球肾炎,颗粒管型可见于多种肾小球疾病或肾小管损伤。
2.血液检查:
肾功能检查:包括血清肌酐、尿素氮、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肾功能受损时血清肌酐、尿素氮升高,eGFR可早期发现肾功能减退。
血常规:了解是否存在肾性贫血,肾病患者因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减少等常出现血红蛋白降低。
血生化检查:检测血浆白蛋白(肾病综合征常伴低白蛋白血症)、电解质(如钾、钠等紊乱常见)、血脂(肾病综合征多有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等)。
自身抗体检测:怀疑自身免疫性疾病致肾病时,检测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等协助诊断,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肾炎需此类检查。
3.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观察肾脏大小、形态、结构,有无囊肿、结石、肿瘤等,多囊肾患者超声可见肾脏布满囊肿,还可了解肾脏血流情况。
肾脏CT或MRI检查:对复杂肾脏病变如肿瘤、血管畸形等提供详细结构信息,助明确诊断与制定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