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肾功能衰竭是肝脏和肾脏功能严重受损致机体生理功能异常的病理状态,肝功能衰竭由多种病因致肝细胞广泛坏死等,有黄疸进行性加深等主要表现及血清胆红素升高等诊断指标,肾功能衰竭因各种原因致滤过排泄障碍有少尿等主要表现及血肌酐升高等诊断指标,肝肾同时衰竭由严重疾病致功能障碍相互影响更危重,儿童、老年人、妊娠期女性有不同特点,诱因包括病毒感染等,预防需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等。
一、肝肾功能衰竭的定义
肝肾功能衰竭是指肝脏和肾脏的功能严重受损,无法维持机体正常代谢、解毒、排泄等生理功能的病理状态,可由多种病因共同或相继引发,病情往往较为危重。
二、肝功能衰竭的相关内容
1.概念:由各种病因导致肝细胞广泛坏死或严重肝功能损害,引发以凝血功能障碍、黄疸、肝性脑病等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2.病因:包括病毒性肝炎(如乙肝、丙肝等)、药物性肝损伤、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等。例如,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酒精性肝病逐步进展至肝功能衰竭。
3.主要表现:有黄疸进行性加深、凝血功能异常(如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升高)、肝性脑病(出现意识障碍、行为异常等)、腹水等。
4.诊断指标: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升高(总胆红素>171μmol/L)、凝血酶原时间显著延长、血清白蛋白降低等。
三、肾功能衰竭的相关内容
1.概念:由各种原因引起肾脏滤过和排泄功能严重障碍,导致代谢废物潴留、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2.病因:包括急性肾损伤(如肾缺血、肾毒性药物、休克等)、慢性肾脏病进展(如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等)。例如,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可逐渐进展为糖尿病肾病,进而发展为肾功能衰竭。
3.主要表现:少尿或无尿、水肿(尤以下肢、眼睑水肿明显)、电解质紊乱(如高钾血症、低钠血症等)、代谢性酸中毒等。
4.诊断指标:血肌酐升高(急性肾损伤时血肌酐短期内迅速升高,慢性肾功能衰竭时血肌酐长期高于正常)、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60ml/(min·1.73m2))、尿常规异常(如蛋白尿、血尿等)。
四、肝肾同时衰竭的特点
可由严重感染、休克、中毒等严重疾病导致,此时肝脏与肾脏的功能障碍相互影响,病情更为危重,治疗难度加大。
五、特殊人群特点及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肝肾功能发育尚未成熟,肝肾功能衰竭时病情进展可能更迅速,例如儿童急性肾损伤可能因感染、先天畸形等因素引发,用药需严格考虑肝肾功能代谢能力,避免使用对肝肾有明显毒性的药物。
2.老年人:老年人本身肝肾储备功能下降,发生肝肾功能衰竭时病情更易加重,且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诊断和治疗时需更谨慎评估基础疾病对肝肾的影响及肝肾衰竭对基础疾病的反作用。
3.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发生肝肾功能衰竭较为罕见但后果严重,需特别注意药物对胎儿的影响,诊断时要权衡检查对孕妇和胎儿的风险,治疗上尽量选择对母婴影响小的干预措施。
六、诱因与预防要点
1.诱因:肝功能衰竭常因病毒感染未有效控制、长期酗酒、不合理用药等诱发;肾功能衰竭可因脱水、使用肾毒性药物、泌尿系统梗阻等诱发。
2.预防: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如合理用药以避免肝肾功能损伤、适量饮酒、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预防病毒感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