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正常不能完全排除肾病可能,因其有局限性。肾病可通过肾功能检查(血肌酐、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等)及肾脏超声检查辅助判断。不同人群如儿童、老年、有基础疾病人群尿常规正常也可能患肾病,需关注相关检查。儿童肾病有自身特点,老年人肾脏功能减退且常合基础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有基础病人群早期尿常规正常也可能肾受损,需定期做肾相关检查。
一、肾病的其他检测方式可辅助判断
1.肾功能检查
血肌酐、尿素氮等是常用的肾功能指标。血肌酐是肌肉代谢产生的废物,主要由肾脏排泄,当肾脏的滤过功能下降到一定程度时,血肌酐会升高。但血肌酐的升高有一定的滞后性,在肾功能损伤早期,肾脏的代偿功能较强,血肌酐可能还在正常范围内。例如,一些慢性肾病患者在疾病进展过程中,早期血肌酐可能正常,但肾小球滤过率已经下降。尿素氮也会受到饮食等多种因素影响,但联合血肌酐等指标综合评估肾功能更有意义。
肾小球滤过率(GFR)的检测能更准确地反映肾脏的滤过功能。通过公式计算或同位素等方法测定GFR,能更早发现肾脏滤过功能的异常。对于一些早期肾病患者,即使尿常规正常,GFR可能已经出现下降。
2.肾脏超声检查
肾脏超声可以观察肾脏的大小、形态、结构等。如果肾脏存在病变,如多囊肾、肾肿瘤、肾积水等,超声可以发现肾脏形态结构的异常。例如,多囊肾患者早期可能尿常规正常,但超声下可发现肾脏内有多个囊肿形成;肾动脉狭窄导致的肾脏缺血性病变,超声也可能发现肾脏血流异常等结构改变。不同年龄人群肾脏超声表现略有差异,儿童肾脏超声检查需注意操作规范,避免不必要的辐射暴露等问题;对于老年人,肾脏超声可以帮助发现一些随年龄增长出现的肾脏结构改变相关疾病。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高血压、高血糖等患者即使尿常规正常,也应定期进行肾脏超声检查,因为这些因素可能已经对肾脏结构产生影响,通过超声能早期发现肾脏病变。
二、不同人群尿常规正常但患肾病的情况需关注
1.儿童人群
儿童肾病有其自身特点。例如,微小病变型肾病在儿童中较为常见,部分儿童早期可能尿常规仅表现为少量蛋白或无明显异常,但肾脏病理已经存在微小病变。儿童由于表达能力有限,临床观察需更细致,除了尿常规外,要结合肾功能、肾脏超声等检查。对于有家族肾病史的儿童,即使尿常规正常,也应定期进行全面的肾脏相关检查,因为遗传因素导致的肾病可能在早期尿常规无明显改变。
2.老年人群
老年人肾脏功能逐渐减退,肾脏储备功能下降。一些老年肾病患者,如慢性间质性肾炎,早期尿常规可能正常,但肾脏的间质已经存在炎症、纤维化等改变。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基础疾病对肾脏的损害可能在早期未充分反映在尿常规中。所以老年人即使尿常规正常,也需要关注肾功能、肾脏结构等方面的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肾病。
3.有基础疾病人群
高血压患者: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肾小动脉硬化,影响肾脏的血液供应和滤过功能。部分高血压患者早期尿常规可能正常,但随着病情进展,肾脏结构和功能会逐渐受损。需要定期监测肾功能、肾脏超声等。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在糖尿病肾病早期,尿常规可能无明显蛋白等异常,但通过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等可以早期发现肾脏损害。所以糖尿病患者即使尿常规正常,也不能忽视肾脏的进一步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