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尿液异常有蛋白尿致尿液多泡沫且久存(如肾病综合征大量蛋白尿)、血尿分肉眼和镜下(与肾小球基底膜等破裂有关如IgA肾病);水肿早期在眼睑脚踝晨起明显渐全身性;高血压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致缩血管和水钠潴留;全身有乏力疲倦(因毒素蓄积影响代谢)、消化系统症状(毒素刺激致食欲减退等);儿童肾病可影响生长发育,女性妊娠易致肾病加重,老年人起病隐匿症状不典型易被基础病掩盖且病情进展快需加强监测。
一、尿液异常表现
1.蛋白尿:肾脏病变导致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漏入尿液,表现为尿液中出现较多泡沫,且泡沫持续时间较长。这是因为蛋白质是形成泡沫的主要成分,当尿蛋白含量升高时,尿液表面张力改变,从而产生不易消散的泡沫。例如,大量蛋白尿常见于肾病综合征等疾病,患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可显著高于正常水平(正常成人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一般小于150mg)。
2.血尿:分为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肉眼血尿表现为尿液颜色呈洗肉水样、浓茶色等;镜下血尿需通过显微镜检查发现尿液中红细胞增多。血尿的产生多与肾小球基底膜断裂、肾小球毛细血管破裂等有关,如IgA肾病患者常出现反复发作的镜下或肉眼血尿。
二、水肿表现
1.部位特点:早期水肿常出现在眼睑、脚踝等部位,晨起时眼睑水肿较为明显,这是因为夜间身体平卧,水分易积聚在疏松组织部位。随着病情进展,可发展为全身性水肿,包括双下肢水肿、腹腔积液(出现腹胀等表现)、胸腔积液(可能有胸闷、气短等症状)。其机制是肾脏对水钠代谢调节失衡,导致水钠潴留,细胞外液增多,从而引起组织间隙积液。
三、高血压表现
肾脏病变可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使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增多,该物质具有强烈的缩血管作用,同时醛固酮分泌增加导致水钠潴留,共同引起血压升高。部分肾病患者以高血压为首发症状就诊,如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中约半数会出现高血压,且血压往往较难控制,需联合多种降压药物治疗。
四、全身不适表现
1.乏力、疲倦:由于肾功能受损,机体代谢产生的尿素、肌酐等废物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在体内蓄积,这些毒素可影响细胞的正常代谢和能量产生,使患者感到乏力、疲倦,活动耐力下降。
2.消化系统症状:毒素蓄积刺激胃肠道黏膜,可引起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早期可能仅表现为食欲减退,随着病情加重,恶心、呕吐等症状会逐渐明显,严重影响患者的营养摄入。
五、不同人群肾病反应差异
1.儿童肾病:儿童肾病多继发于微小病变型肾病等,除了出现大量蛋白尿、水肿等典型表现外,还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因为大量蛋白尿导致蛋白质丢失,影响儿童的营养状况和机体正常的生长代谢过程,表现为身高、体重增长缓慢等。
2.女性肾病患者:女性在妊娠等特殊时期需警惕肾病加重。妊娠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原本患有肾病的女性在妊娠过程中,肾脏的滤过和排泄功能可能面临更大挑战,易出现病情复发或加重,如蛋白尿增多、水肿加剧等,需密切监测肾功能、血压等指标。
3.老年人肾病:老年人肾病起病隐匿,症状不典型,易被忽视。老年人常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肾病的症状可能被基础疾病的表现所掩盖。而且老年人肾功能储备下降,病情进展可能更快,一旦出现明显症状时往往病情已较严重,需加强对老年人肾功能的监测,如定期检查尿常规、肾功能等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