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早期可能出现吞咽异物感(长期吸烟饮酒者更易出现,年轻人群不良饮食习惯也可致)、吞咽哽噎感(男性重体力劳动者、老年人群等易出现)、胸骨后疼痛(有胃食管反流病史者、肥胖人群等易出现)、食物通过缓慢及滞留感(年龄较大者、不良饮食习惯人群易出现),还可能伴随体重减轻、声音嘶哑、呛咳等症状,高危人群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
一、吞咽异物感
具体表现:在吞咽食物时,患者可能会感觉到有东西在食管内停留,好像有吞咽不完的食物,这种异物感常位置固定,与进食无关,即使不进食,也会有异物感存在。例如,有的患者会描述“感觉喉咙里老有个东西,咽不下去也吐不出来”。
人群差异:对于有长期吸烟、饮酒史的人群,由于烟酒对食管黏膜的刺激,更容易出现吞咽异物感的情况;而年轻人群如果有不良的饮食习惯,如进食过快、过烫等,也可能出现这种早期症状,但相对概率较低。
二、吞咽哽噎感
具体表现:进食时,尤其是进食较硬、较粗的食物时,会出现吞咽不畅、哽噎的感觉,症状时轻时重。起初可能只是在吃比较粗糙的食物时才会有,随着病情发展,吃软食甚至流食时也可能出现。比如,开始吃馒头时觉得咽着费劲,后来喝稀饭也会有哽噎感。
人群差异:男性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且有不良生活习惯的,相比女性可能更易因食管黏膜长期受到刺激等因素出现吞咽哽噎感;老年人群由于食管蠕动功能下降等生理特点,也相对更容易出现该症状,但需注意与其他老年常见疾病导致的吞咽问题相鉴别。
三、胸骨后疼痛
具体表现:疼痛部位多在胸骨后或剑突下,疼痛性质可呈隐痛、刺痛或牵拉样痛。疼痛可在进食时加重,也可在进食后缓解或无明显规律。例如,有的患者会感觉胸骨后有隐隐的刺痛,进食时刺痛感可能会更明显。
人群差异:有胃食管反流病史的人群,本身就存在胃酸反流刺激食管的情况,更容易出现胸骨后疼痛的早期食管癌相关表现;肥胖人群由于腹腔压力较高,胃酸反流的风险增加,也相对更易出现此类胸骨后疼痛症状。
四、食物通过缓慢及滞留感
具体表现:患者感觉食物在食管内通过的速度比正常情况缓慢,而且有食物在食管内停留的感觉,尤其是进食固体食物时更为明显。比如,吃一口饭要很久才能咽下去,并且感觉饭还在食管里没下去。
人群差异:年龄较大的人群,食管蠕动功能减退,相对更易出现食物通过缓慢及滞留感;有不良饮食习惯,如长期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的人群,不管年龄大小,都可能因食管功能受到影响而出现该症状。
五、其他伴随症状
体重减轻:由于进食不畅,患者进食量减少,可能会逐渐出现体重减轻的情况。尤其是短期内体重下降较明显时,需要引起重视。比如,在没有刻意减肥的情况下,1-2个月内体重下降5kg以上。
声音嘶哑:当食管癌侵犯或压迫喉返神经时,可出现声音嘶哑的症状。这种声音嘶哑一般不会随着感冒等常见疾病导致声音嘶哑的治疗而缓解。
呛咳:如果食管癌导致食管气管瘘,患者在进食时可能会出现呛咳现象,尤其是喝液体时更容易发生呛咳。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早期症状并不一定意味着一定患有食管癌,但如果出现上述症状中的一种或多种,尤其是高危人群(如长期吸烟、饮酒、有食管癌家族史、年龄在50-75岁之间、患有Barrett食管等癌前病变的人群),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如食管镜检查、病理活检等,以明确诊断,做到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