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发现时多为晚期的原因包括肿瘤细胞侵袭性强易早期转移、早期症状不典型易与胃肠道疾病混淆致延误就医、常规筛查手段敏感性特异性有限难早期精准发现,不同人群中中老年因机体机能减退察觉反应差、男性可能因生活方式及观念未及时重视就医、长期吸烟饮酒高脂肪高蛋白饮食者早期症状易被忽视、有家族史或既往慢性胰腺炎病史者易因忽视胰腺癌而延误诊断,致使这些人群发现时多为晚期。
一、胰腺癌发现时多为晚期的原因分析
(一)生物学特性因素
胰腺癌肿瘤细胞具有侵袭性强、易早期转移的特点。胰腺周围有丰富的淋巴管网和血液循环系统,肿瘤细胞容易通过淋巴转移至区域淋巴结,或经血液转移至肝、肺等远处器官,一旦发生转移往往提示病情已处于中晚期阶段。例如研究表明,胰腺癌在早期就可能发生远处转移,使得确诊时多数患者已不具备手术根治的条件。
(二)早期症状不典型因素
胰腺癌早期症状缺乏特异性,常见的腹痛、腹胀、食欲不振、消瘦等症状易与胃肠道疾病混淆,患者往往不会首先考虑到胰腺癌,从而延误就医时间。比如腹痛症状,多为上腹部隐痛或胀痛,无明显规律性,容易被当作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处理,未能及时进行针对性的胰腺癌相关检查,导致发现时病情已进展。
(三)筛查难度因素
目前针对胰腺癌的常规筛查手段敏感性和特异性有限。像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等,虽然对胰腺癌有一定提示作用,但在早期胰腺癌中阳性率并非特别高,且其他良性疾病也可能导致其轻度升高,难以单纯依靠血清标志物早期精准筛查出胰腺癌。同时,腹部超声等检查对于胰腺深部的小病灶难以清晰发现,CT、MRI等检查虽能发现病变,但早期较小的胰腺癌病灶可能容易被忽视,使得很多患者发现时已处于晚期。
二、不同人群发现胰腺癌时多为晚期的相关影响
(一)年龄因素
中老年人群患胰腺癌的风险相对较高,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各项机能减退,对疾病的察觉和反应能力下降,而且胰腺癌的发生发展可能更隐匿,中老年人群往往更易在病情已进展至晚期时才被发现。例如,60岁以上的人群患胰腺癌后,由于自身机体代偿等因素,早期症状可能被掩盖,导致确诊时多数已为晚期。
(二)性别因素
男性患胰腺癌的风险略高于女性,但在症状表现和就医行为上,男女并无本质差异,只是男性可能在生活方式上更易存在一些增加胰腺癌风险的因素,如吸烟、饮酒等,且在疾病早期症状出现时,可能因传统观念等因素未能及时重视就医,从而增加了发现时为晚期的概率。
(三)生活方式因素
长期吸烟的人群,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胰腺组织,增加胰腺癌发病风险,且吸烟人群在出现早期非特异性症状时,往往容易忽视,未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导致发现时多为晚期;大量饮酒会刺激胰腺分泌,损伤胰腺细胞,长期大量饮酒者患胰腺癌风险升高,其早期症状易被当作酒精性胃肠道反应等,延误诊断;高脂肪高蛋白饮食会使胰腺负担加重,影响胰腺正常功能,这类人群患胰腺癌后早期症状不明显,发现时也多已处于晚期。
(四)病史因素
有胰腺癌家族史的人群,其遗传易感性增加,即使早期出现一些非特异性症状,也可能因担心是家族遗传相关其他常见疾病而未及时排查胰腺癌,导致发现时病情已进展;既往有慢性胰腺炎等胰腺疾病的患者,胰腺组织长期处于炎症状态,增加了胰腺癌的发病风险,且这类患者在出现新的症状时,可能首先考虑原有的胰腺疾病复发等,而忽视了胰腺癌的可能,从而容易延误诊断,发现时多为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