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脑病患者饮食需从多方面把控,急性期严格限制蛋白质摄入,缓解期逐渐增加以植物蛋白为主的蛋白质摄入;保证碳水化合物充足且选易消化的;脂肪适量并选合适种类;补充充足维生素与矿物质;儿童患者饮食需更谨慎,老年患者要兼顾基础疾病调整饮食。
一、蛋白质摄入的把控
1.急性期限制:肝性脑病急性期患者应严格限制蛋白质摄入,每日蛋白质摄入量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调整,一般建议每日蛋白质摄入在0.5-1.0g/kg体重。这是因为肝脏功能受损时,对蛋白质代谢产生的氨等毒性物质清除能力下降,过多蛋白质摄入会产生更多氨,加重肝性脑病症状。例如,研究表明,肝性脑病急性期患者蛋白质摄入过多可使血氨水平显著升高,导致神经精神症状加重。
2.缓解期调整:病情缓解后可逐渐增加蛋白质摄入,以植物蛋白为主,如豆类、豆制品等。植物蛋白含蛋氨酸、芳香族氨基酸较少,产氨量低,且含有非吸收性纤维,被肠道细菌酵解产酸有利于氨的排出。一般建议缓解期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可逐渐增加至1.0-1.5g/kg体重。
二、碳水化合物的合理供给
1.充足供应:应保证碳水化合物的充足摄入,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占总热量的60%-70%。碳水化合物是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可为患者提供能量,同时可促进氨与谷氨酸结合形成谷氨酰胺,从而降低血氨水平。例如,米饭、面条等主食是碳水化合物的良好来源,可根据患者的消化能力合理安排摄入量。
2.选择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优先选择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如米糊、藕粉等,避免食用难以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如粗粮等,以防加重胃肠道负担,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进而可能间接影响肝性脑病的病情。
三、脂肪的适量摄入
1.控制总量:脂肪摄入量应适量,每日脂肪摄入量占总热量的20%-30%。过多脂肪摄入会加重肝脏负担,因为肝脏参与脂肪的代谢过程,而肝性脑病患者肝脏功能本身受损。例如,应避免过多食用油炸食品、动物油脂等。
2.选择合适的脂肪种类:可选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脂肪,如橄榄油、鱼油等,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维持细胞膜的流动性等生理功能,对机体健康有益。
四、维生素与矿物质的补充
1.维生素补充:保证充足的维生素摄入,尤其是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K等。B族维生素参与能量代谢等多种生理过程,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维生素K与凝血功能等有关。可通过多吃新鲜蔬菜(如菠菜、西兰花等富含维生素C和K)、粗粮(富含B族维生素)来补充。
2.矿物质补充:注意钾、钠等矿物质的平衡。对于伴有腹水或水肿的肝性脑病患者,要控制钠的摄入;而对于血钾偏低的患者,则需要适当增加含钾丰富食物的摄入,如香蕉、橙子等,但需根据患者具体的电解质情况合理调整。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肝性脑病患者在饮食上需更加谨慎,严格遵循上述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的摄入原则,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要确保营养供给的同时严格控制蛋白质等可能加重病情的物质摄入。例如,儿童患者的蛋白质摄入量需根据年龄和病情精确计算,保证营养均衡的同时避免氨产生过多。
2.老年患者:老年肝性脑病患者多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在饮食调整时要兼顾基础疾病的饮食要求。如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在保证碳水化合物合理摄入的同时,要注意碳水化合物的升糖指数,选择升糖指数低的碳水化合物;合并高血压的老年患者要控制钠的摄入等。要根据老年患者的具体身体状况和合并疾病情况,个体化调整饮食方案,以维持患者的营养状况和控制病情。